基本资料
何士德1910年出生于广东阳江县,是中国当代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何士德从小爱好音乐,曾学习过广东民谣和西方音乐。青年时期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以后,参加了党领导的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他先后为新四军谱写了不少歌曲,诸如《新四军军歌》、《反扫荡》、《青年之歌》、《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等,其中以《新四军军歌》最为著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就传遍了中国。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影片《桥》的音乐是他创作的。晚年也有新贡献。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和事迹,编入了《中国音乐大词典》。
个人简介
何士德是中国当代一流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也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何士德的代表作《新四军军歌》(作曲),为表现人民军队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就传遍了中国。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影片《桥》的音乐是他创作的。1950年他到苏联为中苏两国联合拍摄的电影《解放了的中国》作曲,获得一等奖金和金质奖章,他把奖金全部献给了抗美援朝前线.
创作风格
他在担任电影局音乐处处长期间,很重视电影音乐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多次举办培训班、业务讲座和电影乐团汇报演出。他向电影音乐创作人员提出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故事片音乐如何表现正面人物,如何用音乐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如何真实具体、生动地概括典型、刻画个性,以克服电影音乐“一般化”、“公式化”的缺点;如何表现矛盾冲突,如何利用音乐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来揭示矛盾等等。对电影音乐的结构,他在肯定许多作曲者常用的音乐主题贯串的同时,又指出影片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随着影片的题材、体裁、样式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力求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有机结合,大胆创新。他提出这些问题和观点,对电影音乐理论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电影音乐创作,早期在东影创作了《民主东北》影片音乐,担任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片《桥》的音乐创作和故事片《光芒万丈》部份音乐创作。后来又为电影《春城秋年》、《林家铺子》和文献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以及短片《故宫》、《长江》、《反对细菌战》作曲。为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配乐。他为《林家铺子》等配的音乐既有地方色彩,又有时代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58年在“左”的错误影响下,何士德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从那以后他沉默下来了。 1962年起出任中国音乐出版社辞典编辑部主任。 1979年后他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逐步得到解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又一个文艺的春天,何士德重新活跃在乐坛上,人们重新听到了他的歌声,看到他的指挥。他应邀到上海大学讲学,指导合唱队演出。在上海为庆祝贺绿汀从事音乐活动60周年而举行的“贺绿汀作品音乐会”上,他站在台上指挥雄壮的大合唱歌曲《新世纪的前奏》。他那犷达的指挥造型、气宇轩昂的军人风度,激情歌唱的指挥风格,给人们极大的感染,人们称赞这位指挥者依然“胸有千军,气度不凡”。1979年他同当年新四军的几位老战友一起,筹组了“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他任艺术指导兼指挥。后来这个团发展成为300多人的“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开展歌咏活动,宣传革命传统,得到部队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国庆3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中央和部队领导亲临参加,场面异常动人。近十多年来,他坚持勤奋创作,探索创作音乐的新风格,编选自己的歌集,写回忆录,总结创作经验等。他创作了混声四部合唱《中国女排之歌》(晓星词)、大合唱《长城之歌》选曲(蒋汕词)、《青松》(陈毅词)、四部合唱歌曲《永放光芒》(聂大鹏词)等等。他1982年离休,定居北京,1992年起因在音乐创作等多方面有贡献,国务院发给他特殊贡献津贴。
最高荣誉
2000年12月2日下午1时40分,何士德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12月19日,何士德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何士德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新闻出版署等单位和有关知名人士出席了告别仪式。中共阳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苏湖卓代表阳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席了告别仪式,送别这位新四军军歌作者、中国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何士德战斗的一生、创作的一生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告别仪式中反复播放了《新四军军歌》。这支传世之歌将继续成为振兴中华民族、创建美好未来的号角,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