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雷茨基可以说是战后最重要最活跃的波兰作曲家,他的作品当中,有很多现代音乐“ 嘈杂”的技法,例如弦乐器的微分音滑奏,敲击共鸣箱,在琴码的另一侧发声,无意义的刮奏,以及合唱队中的口哨声,咳嗽声等等,在他的音乐当中都被组织在一起,成为“意 义”的一部分。这些刺耳的音响,都带给听者剧烈的冲击和感官的不适,让人无所适从,焦躁不安。 彭德雷茨基为了纪念二战的死难者而创作了《广岛受难者的挽歌》,52件弦乐器被分为几十个声部,使用各种发声的方法。乐曲开头即是全部弦乐器尖利的啸叫,轰炸机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飞行的钢铁堡垒,气缸中的爆炸推动活塞撞击着曲轴;接着是低沉辽远的防空警报声,宣告灾难的逼近;炸弹的尾翼滑破空气,发出锐利的声响;一片寂静当中猛然响起全体齐奏,那是原子弹爆炸那一刻的轰鸣;一轮接着一轮的冲击波扫过地面和天空,眩晕和耳鸣充斥着焦热的空气;死神张开了黑色的翅膀,他不再手持镰刀,而是拖着降落伞,他不再身披长髦头戴兜帽,而是膨胀着蘑菇般的身体,他的手从地面直伸向天空,烟云火柱笼罩着广岛,无数灵魂在哭嚎尖叫,猛然间,一切复归死寂,死亡带走了一切,甚至没有放过一棵小草,一只小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10分钟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不过和广岛的死难者相比,我们永远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安坐在家中,聆听彭德雷茨基为我们描述那一刻,而不必身受那地狱火焰的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