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音乐考研 >

洛阳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硕士入学考试《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三、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