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室内乐在演出市场给人“叫好不叫座”或太过“小资”的印象,而东方艺术中心已举办8年的“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的上座率却平均达到九成以上。昨天,东方艺术中心发布了2015年“未来大师”系列演出的节目单,来自波兰、英国、俄罗斯、阿根廷、德国、美国等16个国家的63位艺术精英将在东艺演奏厅举行26场形式各异的室内乐音乐会。无论在艺术家阵容还是演出内容等方面都较往年有所升级。
室内乐作为古典音乐的精髓与典范,根据声部数量和器乐类型的不同组合可以发展出各种形式,其中又以钢琴和弦乐的各类组合最为传统和常见。今年的26场音乐会中便不乏一批大牌室内乐组合,诸如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室内乐组、瑞士EOS吉他四重奏、潘德列斯基弦乐四重奏、莫斯科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三重奏等将先后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2015“未来大师”系列吸引了诸多“混血”组合。8月,由中国女孩张悉和卢森堡男孩洛朗·瓦尔尼耶组建的打击乐二重奏乐队“追”将带来一系列融合了马林巴、颤音琴和钢琴的“新鲜”乐曲。而10月,来自中国和瑞士的青年演奏家姜汉超和莫拉诺以萨克斯和钢琴带来一系列或古典或现代的作品。
今年,恰逢柴可夫斯基诞辰175周年、拉威尔诞辰140周年、西贝柳斯诞辰150周年,东艺也特别策划了两场专场音乐会致意作曲家。9月,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皮萨列夫以一整套《四季》纪念柴可夫斯基。而由纽约国际艺术家大赛金奖得主韦妹妹创立的巴洛克室内乐团则将在12月演绎拉威尔和西贝柳斯的数部经典之作。
对于室内乐迷来说,仅一架钢琴或是一个不过三人的室内乐组合,这样最简单质朴的演绎是必不可少的。2015“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中,将有近10位钢琴家的独奏音乐会相继亮相,汇聚了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现代的各类代表作品。除了颇具室内乐特性的小品,也不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等大型音乐会才能听到的高难度作品。而肖邦的全套谐谑曲,巴赫的《帕蒂塔》版本,贝多芬奏鸣曲等大部头作品也将出现其中。
据悉,2月7日,东艺将有32台35场演出集中开票,当天总共在售演出达到115场,可供销售的80元及以下公益票总共有2万余张。除了“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还包括今年5月的6台9场常规演出也将在当日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