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9年的风马儿童剧团是国内第一支由民间力量创办的非营利性藏族儿童剧团。剧团意在发掘和培养有艺术天赋的青海牧民孩子,也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三江源地区的雪域风情。3月4日至8日,来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15名藏族儿童将于锦辉可当代艺术中心连演五场藏语儿童音乐剧《多杰》。
儿童剧导演张忱婷受邀操刀剧本、歌词写作以及现场导演。张忱婷介绍,《多杰》是在几位主创人员一起讲故事的过程中诞生的:7岁的牧场小男孩多杰意外掉进了鼠兔的家——一个巨大鼠洞,这种草原最小的动物在地窝子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鼠洞挖了几千年,住进了鼠兔、牛群、羊群,甚至还有太阳和月亮。
《多杰》从头到尾是一个牧场孩子做的白日梦,他在梦中跟牛、鼠兔等动物玩耍,玩耍的过程中带出游牧文化逐渐消失这条暗线。“牧场上的人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敬仰,但随着退牧还草,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那种诗意的生活正在慢慢消失。” 张忱婷说,“这个故事的梦有时可能会很跳跃,会没有逻辑,甚至一个孩子的梦可能会跑题,但跑着跑着又回到了起点。”
15位参演小演员大部分来自玉树牧区,年龄8岁至13岁不等。多杰扮演者昂旺达曲今年8岁,个子最小,脸颊上两朵高原红。他们平日都说藏语,几乎不会普通话,也没有受过专业表演训练,因参加过当地歌唱比赛脱颖而出。排练时,尽管歌声参差不齐,舞蹈节拍也不算齐整,但小演员们身上自带的原生态生命力,还是能让人联想起青海的蓝天白云。
两周前,15位小演员已经来到上海集训,随团还有7位当地生活老师外加3个翻译。春节期间,小演员们将继续呆在上海,要到演出结束后才能踏上返程之旅。
剧中21首歌曲由音乐制作人徐肖、苏隽杰联手打造。据了解,这些音乐都源于玉树当地的民谣,但因为是音乐剧,又做了一些现代化的处理。因为故事本身很“魔幻”,剧中的音乐也走起了魔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