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演出资讯 >

青岛大剧院:上海弦乐四重奏,来自纽约

  青岛大剧院:上海弦乐四重奏,来自纽约

  《上海弦乐四重奏,来自纽约》

  演出时间:2015年9月13日19:30

  票价:50、100

  尼古拉斯·萨瓦拉斯 (Nicholas Tzavaras)  大提琴作为上海四重奏成员里唯一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纽约长大的萨瓦拉斯使“上海四重奏”呈现出更多元化、更国际性的 面貌。萨瓦拉斯拥有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位和纽约州立大学音乐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劳伦斯·莱瑟(Laurence Lesser)和提摩 西·艾迪(Timothy Eddy)、 之后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活跃于美国国内各大音乐节、参与众多重大演出、曾作为艾萨克· 斯特恩国际室内乐演出团的成员赴耶路撒冷演出。萨瓦拉斯还是一个积极的音乐探索者和教育工作者、他曾在多所学校担任教职―包括纽约东哈莱姆区与其母亲罗贝塔·瓜 斯帕利(Roberta Guaspari)创办的欧帕斯(Opus)118音乐中心。瓜斯帕利女士的事迹曾被改编为电影“弦动我心”(Music of the Heart)、片中她的这一角色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2000年、凭借其出众的音乐才华、尼古拉斯·萨瓦拉斯被吸收入“上海四重奏”,成为该组合最年轻的成员、14年来演出上千 场、录制唱片20余张、执教于蒙特克莱尔大学、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室内乐教授。自2009年至今担任 上海交响乐团的客席大提琴首席。

  李宏刚  中提琴 出生于音乐世家、作为家中长子、李宏刚7岁起就于弟弟李伟纲一起开始跟随父母学习小提琴。1977年、李宏刚从千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文革后恢复招生后的首批学生。之后、他又在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俞丽拿女士、1984年毕业后留校开始教学。1985赴美留学、先后在北伊利诺也大学和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并担任助教。作为独奏家,李宏刚于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 乐学院、美国罗切斯特爱乐乐团、汉城室内乐团等合作演出。1985年、作为“上海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李宏刚和同伴一起获得英国朴茨茅斯第三届国际四重奏比赛第二名; 1987年、 他获意大利第一届波契亚尼国际四重奏比赛(Paolo Borciana)最佳第二小提琴奖、并获得一把珍贵德1757年“德冈巴”(DeComble)小提琴作为奖励。 李宏刚是“上海四重奏”的创始人之一、1994年起,改任该组合的中提琴。现任教于美国 蒙特克莱尔大学、并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室内乐客座教授、2009年开始至今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客席中提琴 首席。

  李伟纲   第一小提琴李伟纲 1964 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 5 岁起就跟随父母亲学习小提琴、 14 岁考入上海音 乐学院附中。1981 年作 为上海和旧金山的姊妹城市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项目被选派到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学习一年。1983 年李伟纲和上音另三位 伙伴组建了上海四重奏、 并在 1985 年的第三 届英国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中一举获得第二名。同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留校、 随即与四重奏一起离开了中国、 赴美国继续在北伊利诺伊大学随佛米尔四重奏学习。从 1987 年到 1989 年、 李伟纲在朱利亚音乐学院深造的两年同时担任“朱利亚四重奏”的助教。作为小提琴独奏家、 李伟纲 17 岁就应邀与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合作公演、 其它还曾和 BBC 苏格兰交响乐团、 上海交 响乐团, 中国爱乐乐团, 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巴德音乐学院乐团等合作演出。除了父母之外、 他先后师从谭抒真教授、李 牧真以、舒姆艾尔 • 阿什肯纳奇(Shmuel Ashkenasi) 等大师学习。作为上海四重奏的创始人之一和第一小提琴、31年来李伟纲的足迹已遍及于三十个国家、演出过两千余场音乐会、灌录了 唱片三十余张。他曾在 1981 年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中出现。李伟纲是美国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和纽约巴德音乐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室内乐 客座教授。自2009年起、他还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客席首席。

  蒋逸文  简介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63年10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受到父母的熏陶和良好的音乐教育。蒋逸文从三岁时就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正式开始学琴,在父亲严格规范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功底。1977年,他以北京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隋克强教授。17岁时在郑小瑛指挥下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协奏曲》。1981,蒋逸文赢得首届中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二等奖。1982年,被直升中央音乐学院跟韩里教授继续学习。1985年获得美国麦道全额奖学金来到圣路易斯音乐学院师从塔拉斯-加博拉和迈克尔-特里。1990年,在肯-鲍克斯基金会的赞助下,蒋逸文在新泽西州立大学跟瓜奈利四重奏组的阿诺德·斯坦因哈特继续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作为蒙特利尔国际比赛的获奖者,他以独奏家的身份与维多利亚交响乐团和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在众多著名的国际音乐节中出现。1994年加盟上海四重奏组。  作为一名作曲家,蒋逸文已改编和创作了50多首弦乐四重奏作品,许多作品在传统的演奏技法中饱含了绚丽的东方色彩和丰富的民族风情。他除了在繁忙的巡演和录音之外,并与他的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蒋逸文在新泽西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和巴德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也被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他使用的乐器是约翰尼斯·加利阿诺,1800年制作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在没有演出的时候,蒋逸文还担负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他喜欢创作或教学,还有摄影,录像和录音的后期制作、以及美食和葡萄酒的品尝。蒋还是位酷爱德国牧羊犬的培训者。《上海弦乐四重奏,来自纽约》。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