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乐厅:《中国梦随想》交响合唱音乐会
《中国梦随想》交响合唱音乐会
时间:2015-11-04 19:30:00
场馆:北京音乐厅
票价:120,180,280,380
演出介绍
党的十八大所描绘的"中国梦"蓝图,极大地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追梦、筑梦、圆梦的心愿,也激励着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艺术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委约著名音乐家创作的交响合唱《中国梦随想》就是一部充满激情、浪漫与向往,赞美时代、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恢宏乐章。
交响合唱《中国梦随想》共分为五个部分,它们是:
序 曲 《中国梦》
乐曲开始,作曲家以器乐与合唱各声部不同节奏的律动与叠加,铺展开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辉映的绚丽音响。双合唱队多达十六个声部的丰满和声,营造出空灵而富于想象的梦幻空间,一次次主题的重复,诉说着泱泱大国悠久的历史,引发听众对中国梦形象化的遐思。
乐队旋律进入,在不同音区呈现序曲的音乐主题,引入精彩复调手法演绎的合唱,以恢弘的音响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将序曲推向高潮,揭示了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
第一乐章 《百年梦回》
(一) 一八四零年的炮声
凝重的乐思铺展开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画卷,强盗的炮声把痛苦的记忆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上。为洗雪百年国耻,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息地奋争,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追寻着民族复兴的曙光。
(二) 圆明园的回忆
男中音领唱与合唱此起彼伏的声浪,描画着圆满明园昔日壮丽的景象,强盗的烧杀掠抢把乐土变成炼狱、把圣殿变成坟场!血色夕阳、倾倒的石柱把痛楚的泪水埋进大地,屈辱的历史不能遗忘!
(三) 雄关漫道
合唱与领唱坚忍不拔地述说着中国人民百年寻梦的历程,波澜壮阔的史诗,如大江奔涌的浪花,汹涌激荡。
第二乐章 《海天筑梦》
(一) 高原天路
嘹亮的山歌动情地倾诉着高原人民心中升腾的梦想:"谁把哈达似的天路,铺上了人间最高的山峰;谁把金色的列车,开到七彩祥云之上。高原儿女梦想的花朵,开放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二) 丝路花雨
这是一段回旋曲式的华彩乐章,作曲家把对"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与现实的回顾,展现在丝路沿途各国、各地域、各民族色彩缤纷的音乐与歌声之中。中国旋律与充满异域风情乐思的交融,展示着中华民族洒落花雨、播种爱恋、与世界各国互信互惠、和平发展的美好心愿。
(三) 海天筑梦
恢弘的合唱热情赞美着中华儿女"神舟飞天、玉兔登月、蛟龙潜海、龙宫探访"的骄人业绩。尽情抒发着"揽月可上九天,捉鳖可下五洋,看人间正道沧桑,海阔天高任我驰骋翱翔"的博大情怀。
(四) 走向深蓝
坚定昂扬的进行曲诉说着"走向深蓝、拥抱深蓝,三百万里蓝色海洋
翻卷着血泪忧患;走向深蓝,拥抱深蓝,为了母亲睡梦的安宁, 让和平的阳光明媚灿烂!"表达着中华儿女保卫蓝色国土捍卫国家主权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乐章 《青春梦幻》
作曲家以建立在多个主题相互贯穿与交织发展基础上的幻想性曲式结构,以伴随着歌词内涵与情绪变化,大胆地对音乐进行"即时性"转换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当代青年的众生像。并在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方面融入了诸多时尚化元素,展现出强劲的时代感和蓬勃的青春朝气。
在这个乐章中,青春时而是纯真的双眸,时而是好奇的探索,时而是深沉的思考,时而是奋进的脚步,始终充满着幻想、美好、进取,更有着无限的希望!
(一) 漂泊的梦--献给城市的追梦者
(二)向国旗敬礼
(三)青春闪光
第四乐章 《复兴梦圆》
这是一个辉煌的终曲乐章,合唱与交响乐队汹涌澎湃的声浪以恢弘的广板与坚定的进行曲节奏激情咏唱着"中国梦,情未了,复兴路,阔步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抒发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复兴圆梦的执着心声!
乐团介绍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CNS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音乐表演团体,是中国最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乐团,1996年重组后更名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现任团长关峡(作曲家)、荣誉指挥汤沐海、首席常任指挥李心草、首席客座指挥邵恩。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由国内一流演奏家组成,他们训练有素、技艺精湛,其中不乏国际比赛获奖者。历经几代音乐家的努力,使乐团演奏水平始终保持着最优秀的传统。中国著名音乐家李凌、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秋里、陈佐湟、汤沐海等为乐团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还拥有一个具同样悠久历史的合唱团,其成员均是国内高等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合唱团从五十年代先后荣获世界青年合唱比赛金奖及银奖至今,始终代表着中国合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成功地演奏、演唱了大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近、现代交响乐及合唱等中外经典作品,其中许多作品由乐团在中国及世界首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经常在国内进行广泛的巡演,足迹遍及全国绝大部分的大、中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为弘扬中外交响乐经典名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使乐团赢得了亿万听众的爱戴。
许多在世界享有最高知名度的音乐大师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进行了合作演出或艺术交流。其中,指挥家包括:奥曼迪、卡拉扬、小泽征尔、迪图瓦、马祖尔、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等。演奏家包括: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梅纽因、斯特恩、穆特、阿格里奇、马友友、麦斯基、沙汉姆、郎朗、李云迪等。迪图瓦大师在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后激动地说:"看到中国有这样一个高水平的交响乐团,确实令人感到惊喜,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很有潜力, 一定会成为世界上令人瞩目的优秀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世界性巡演中出访了欧、美、亚、南美许多国家。乐团以令人信服的艺术表现和独具特色的中国神韵赢得了各国听众的高度赞誉。伦敦《泰晤士报》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乐团,有着充满生命力的声音。" 欧美同行惊叹在他们的世袭领地--交响乐王国中"又发现了一个伟大的乐团"!
2006年,乐团成功地举行了历史性的访美巡演。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芝加哥交响音乐厅、马里兰斯特拉斯摩尔音乐厅、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等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经常光顾的艺术殿堂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美国主流媒体的高度赞誉:美国资深指挥家莫里斯·佩瑞斯称赞:"乐队的音准和力度布局非常出色,他们是世界水平的乐团!"首次对中国的交响乐团作出评论的《纽约时报》资深音乐评论家德·霍兰德撰文称:"这个乐队只会越来越好,乐队的精彩演出使这场音乐会令人不虚此行。"《华盛顿邮报》著名音乐评论家梯姆·佩吉撰文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一个扎实的、热情充沛的、受过精心训练的乐团…星期六晚上的音乐会有许多动人之处,赢得了听众…所有观众看上去都很愉快,音乐会一直掌声不断。"
中国交响乐团在多次世界性巡演中出访了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墨西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乐团以令人信服的艺术表现和独具特色的中国神韵赢得了国内外听众高度的赞誉。美国报界称"中国交响乐团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是当之无愧的成员"。伦敦《泰晤士报》称"中国交响乐团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乐团,有着充满生命力的声音"。小泽征尔在日本大坂听了中国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后兴奋地说:"音乐会非常成功,中国交响乐团是高水平的。如今在亚洲已经形成了中日韩三国鼎立的交响乐发展格局。"欧美同行更是惊叹在他们的世袭领地--交响乐王国中"又发现了一个伟大的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将在广大听众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下,发扬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卓越、铸造辉煌,为发展中国交响音乐艺术作出新的贡献。
合唱团介绍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专业音乐艺术表演团体,1956年与交响乐团组成中央乐团,现名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现任团长黄越峰。合唱团现拥有成员80名,均为国内各高等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50年代初期,合唱团曾代表国家于两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中获金奖和银奖。1959年成功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为该曲在新中国首演。1979年参加菲律宾第一届国际合唱节,观众形容他们的歌声"清脆甜美犹如优质的瓷器"。1985年在香港黄河音乐节的演出倾倒了万名观众,被誉为"本港开办的传统音乐会最激动人心的一场"。1986年合唱团以出色的演唱,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上荣获专业组第一名。1992年出访新加坡,演出《黄河》大合唱等中外合唱名曲,以黄河般的气势引起轰动。1993年8月合唱团访问美国、加拿大,并参加在温哥华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合唱音乐研讨会,演唱了中国经典合唱曲目,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音乐界评论"他们无论在合唱技巧、还是发声训练上,毫不逊色于来自世界的任何一支合唱队伍,而且音色之美更令人赞叹"。1995年出访马来西亚,在十个城市演出合唱音乐会,受到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1993年与1995年合唱团两度在台湾六大城市巡回演出,倍受赞赏,为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友谊做出积极贡献。1997年香港回归后,合唱团再访香港,演出三场曲目不同的合唱音乐会,观众极为踊跃。1998年应邀赴澳门参加了第十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2008年应邀出访奥地利维也纳,在金色大厅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的提升了中华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在合唱团的创建与发展中,老一辈音乐家李凌、指挥家严良堃、秋里做出了重要贡献。合唱团还与多位著名指挥家广泛合作,国外如:小泽征尔(日)、大卫·拉森(美)、奥尔迪斯(英)、让·皮里松(法)、杜马舍夫(俄)、杰夫林(俄)、希尔别什(美)等,国内如杨鸿年、汤沐海、马革顺、徐瑞琪、俞峰、余隆、吴灵芬、刘燕平、曹丁、亚伦、叶咏诗(香港)、杜黑(台湾)、郭孟雍(台湾)等。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合唱团形成了朴实高雅、豪迈细腻的独特风格,能够准确地诠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团曾经演出的歌剧曲目包括:《托斯卡》、《阿依达》、《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漂泊的荷兰人》。2011年10月22日、23日、24日,由帕帕诺指挥,罗马圣切契利亚国立管弦乐团、合唱团、儿童合唱团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联袂演出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在罗马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音乐艺术中心--罗马音乐公园圣切契利亚音乐厅连演三场,演出取得广泛良好的反响。近年来,为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合唱团突破框框、大胆创新,推出了《燃烧的岁月》、《浪漫早春》、《伏尔加之声》等专题演唱会。合唱团员边表演边演唱,将现代舞台的视觉效果与合唱艺术相结合,给观众以新颖、生动的艺术享受。
合唱团除了国内外巡回演出外,还为电影及电视录制音乐,出版发行了许多唱片,为丰富人民音乐生活,提高大众欣赏水平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指挥介绍
邵恩
幼年即学钢琴、小提琴。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任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历时五年。
1988年,邵恩作为贝那姆基金会奖学金的首位获得者赴英国深造。当年在荷兰指挥比赛获第一名。翌年,在"第六届匈牙利电视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大奖。1990年起,先后担任英国广播公司爱乐乐团副指挥、北爱尔兰阿尔斯特乐团首席指挥和艺术顾问、西班牙尤斯卡迪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英国纪福特管弦乐团首席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第三任音乐总监、澳门乐团第一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并多次客席指挥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邵恩曾经是在两岸三地(北京、台北、澳门)同时任职的唯一中国指挥家。
邵恩指挥过的乐团还有: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广播公司苏格兰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芬兰拉蒂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皇家斯德哥尔摩乐团、诺尔雪平交响乐团、莫斯科柴科夫斯基乐团、华沙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和捷克国家乐团、匈牙利广播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美国科罗拉多州立交响乐团,俄亥俄州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温哥华广播乐团、新西兰奥克兰交响乐团和惠灵顿交响乐团、东京爱乐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昆士兰、阿德莱德、霍巴特等地的交响乐团及欧美亚大陆的五十多个乐团;演出足迹遍及五大洲。中国中央电视台曾为邵恩拍摄专题片,介绍他的艺术成就;由于对合奏艺术和乐队训练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学术成就,邵恩两年前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授予名誉院士。
邵恩现任斯洛文尼亚广播乐团首席指挥、中国台北国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