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可能是全国大学里最破的图书馆,但这里有中国音乐诞生发展最全最珍贵的宝藏。”上音图书馆馆长钱仁平如是说。
■ “黄自计划”昨启动
■ 《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出版
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怀旧》钢琴缩谱手稿,黄自作于1929年,是其在耶鲁大学的毕业作品。
“上海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可能是全国大学里最破的图书馆,但这里有中国音乐诞生发展最全最珍贵的宝藏。”上音图书馆馆长钱仁平如是说。
上音图书馆以修编民国时期音乐文献为契机,每年开展相关主题的论坛及工作坊,已相继完成“萧友梅手稿计划”、“李四光手稿计划”、“丁善德手稿计划”等民国时期重要音乐文献的整理工作。为纪念明年中国作曲家黄自110周年诞辰,上音将今年的论坛及工作坊锁定“黄自计划”,将于今年底完成黄自相关文献的整理与数字化建库工作。本月26日至28日,“黄自计划暨音乐历史文献建设系列讲座与工作坊”在上音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音乐图书馆学专家汇聚一堂,探讨音乐历史文献的保护及音乐图书馆的未来。
今天,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邱晓刚以“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来谈黄自先生《怀旧》手稿的修复设想”为题的讲座,开启“黄自计划”的全面修复工作。
中西音乐交融始于上海
上音图书馆典藏了不少经典作品的手稿,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首弦乐四重奏——萧友梅《小夜曲》、中国第一首交响音乐作品——黄自《怀旧》、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行路难》,以及代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
钱仁平说,“光是我们档案室里的档案就足以编成一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史录。”1927年至1946年,上音云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音乐大师,尤其在西方音乐刚进入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学科建立的时期,以及音乐创作发展初期的成果都收藏于上音不起眼的图书馆内。在纸质文献中,民国时期的文献最难保存,因此这些馆藏绝大多数得以保存令人欣慰。近年来,上音图书馆对这批文献进行全面的普查、回溯、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
上音的前身是由蔡元培与萧友梅于1927年创建的国立音乐院,在民国时期是国内唯一的国立音乐学府。建校之初创办的图书室由中国首批音乐学博导廖辅叔等人负责,萧友梅校长在抗战期间也兼任过图书管理员。当时的一批音乐家,包括谭小麟留美、萧友梅留德期间,都将个人所置藏书捐赠给母校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福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和南京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也并入上音图书馆。图书、乐谱、唱片三大类别组成了体系较完整的民国时期音乐文献馆藏。
上音自1927年建院起一直办到抗日战争结束的内部院报《音》,全面详实地反映了中国近现代音乐高等教育史的风貌,民国时期音乐教育申报的课题,当年中外大师云集的师资力量,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上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教学经费开支等都详实地记录在院报上。“当年精英化教育的培养模式、对艺术规律本身的尊重等许多方面对今天我们办音乐学院依然有很大的启发。”钱仁平说。
锁定民国时期的音乐历史文献
随着视觉化、数字化时代的全面铺开,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近年来,这一焦虑越来越显著地出现在全球各地图书馆界的研讨会上。在“图书馆末日”的恐慌潮之下,音乐图书馆虽有其介质与语汇的特殊性,但同样面对严峻考验。此时,“独家馆藏”被公认为一家图书馆奠定地位的基础,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则成为图书馆转型的方向。因此,国内音乐学院纷纷编纂自己的独门收藏,如中央音乐学院修编古琴、一些地方音乐学院编纂当地民间戏曲音乐的历史文献。上海则将目光锁定了民国时期的音乐历史文献。
上音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历时五年编纂完成的《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本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上音馆藏为基础,深入考究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历史资料,编排分为图书、乐谱、唱片、期刊四类,其中唱片部分收录了百代、百歌、宝利等25家唱片公司的1600余张唱片资料。今后上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根据这个目录按图索骥把里面的资料都整理成数字资料,建立数据库,原件修复后作永久密封保存等,至少要用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