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12日,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2013’敦煌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三十余位学者参加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副院长韩兰魁主持,院党委书记李映方向各位专家、学者致欢迎辞。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赵声良发表了精彩的讲话。
此次研讨会以“敦煌与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为主题,分别对敦煌乐谱解译、壁画中乐器乐队研究、敦煌舞蹈复原等议题内容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共有30余位学者、专家大会提交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深入、集中地讨论了相关课题,内容丰富,观点明确,许多论文系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对敦煌乐舞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复原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会议集中在以下领域做出了发言:
一、敦煌乐谱的解译与研究
敦煌乐谱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也是音乐研究中的重点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的《论林谦三的敦煌乐谱研究》一文,对日本学者林谦三的敦煌乐谱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学术成就做出系统总结和高度评价。法国索邦大学博士生研究院博士生、琵琶演奏员王维平的《敦煌琵琶演奏谱解译——及电脑软件开发》,对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肯定和争论,对部分残缺敦煌琵琶谱字符号进行修复,并解译、试奏古谱。最值得一提的是引用现代电脑技术将古谱进行译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宏峰在此次会议中的论题是《从<敦煌乐谱>及其他唐乐古谱译解看唐俗乐调的若干问题》,文章通过对若干译解谱例的宫调分析,从音乐理论和实践关系角度,探讨了俗乐二十八调的某些特征。认为,《敦煌乐谱》等古谱研究应走出传统乐律学视野,与律,调,谱,器等研究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深化中国古代音乐形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叶国辉教授的《“酒胡子”及我的大型音乐作品<唐朝传来的音乐>》一文通过对不同日本雅乐视频“酒胡子”曲调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创作出大型交响乐《唐朝传来的音乐》。
二、敦煌壁画中的乐器、乐队研究
敦煌壁画中的乐器类型丰富,种类繁多,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乔建中的论文《敦煌壁画中的“膜鸣鼓”》,将敦煌壁画中的“膜鸣鼓”类乐器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介绍了唐代敦煌壁画中膜鸣鼓乐器的器形及其乐队编制。西安音乐学院程天健教授的《敦煌乐舞中的乐器类型及其形态学考察研究》一文主要对敦煌壁画中的乐器类型、演奏形式、分类方法、乐队编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形态学考察分析。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杨森副研究员的论文《中国古代琵琶的“相”与“品”》以图证史,勾勒出中国古代琵琶的发展历程。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教授的论文《敦煌壁画经变图礼佛乐队与唐坐立部伎乐的比较》通过对唐代坐立部伎乐的文献梳理与敦煌壁画经变乐舞图的比对,并进行互证,挖掘敦煌经变图在音乐史学中的参考价值。甘肃省河西学院刘文荣的《敦煌壁画中所见“葫芦琴”图像考释》一文,以莫高窟322窟中的“葫芦琴”为始论点,对其材质分类、同源乐器之比较做了重点论述。比利时乐器博物馆东亚收藏馆馆长柯丽珊女士的论文《伊朗萨桑王朝乐器中的中国乐器》一文重点论述了萨桑王朝时期与中国、阿拉伯、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对伊朗众多乐器及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其差异。
三、敦煌乐舞的重建与理论研究
受敦煌壁画的影响,《丝路花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舞剧,开启了众多舞蹈界学者对敦煌乐舞的重建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江东研究员的《敦煌舞思辨》一文对破解敦煌舞之谜、敦煌舞的名与实、形与神及《丝路花雨》的文化追求四个方面探讨了自己的认识。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李超的论文《敦煌舞蹈的复原与重建研究——敦煌舞蹈元素身体训练体系(中国派系)之实践探讨》中将舞蹈实践与美学理论相结合,着重探讨了敦煌舞蹈四大中国派系。北京舞蹈学院学仝妍副研究员在《论中国石窟舞蹈的艺术特征》一文中,以“飞天”的舞蹈形象作为典型,通过对石窟艺术中舞蹈形象的分析,概括总结其艺术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史敏教授的论文《敦煌壁画舞蹈研究——男子伎乐形象部分》以壁画乐舞形象为基础,将历史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对男性伎乐天的舞姿进行分类研究,从舞蹈本体出发,最终以动态形式使其复活,并诠释出新的敦煌乐舞形象与风格之美。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楠的《十六天魔舞》一文主要对其进行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西安音乐学院李西林副教授的《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略论敦煌乐舞的当代重建》一文则另辟蹊径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反思和认识敦煌乐舞重建中的问题,更好的实现敦煌乐舞在当代的重建工作。西安音乐学院曾金寿副教授的《敦煌乐舞与印度佛教乐舞的渊源关系》一文主要探讨了敦煌乐舞与印度佛教乐舞之间的渊源关系,探寻两者之间的特点、异同及各自构成的舞蹈元素。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沙武田的论文《唐韵胡风——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图与长安风气》通过对唐代历史文献和舞蹈图像的整理分析,充分论证当时社会胡乐、胡舞盛行的历史场面。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赵声良的论文《乐舞图像与乐舞历史——敦煌乐舞研究的一点思考》将敦煌壁画与古印度佛教中乐舞供养场面进行对比,探索乐舞历史与乐舞图像的真实存在,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音乐舞蹈的历史。新疆龟兹研究院王建林研究员的论文《龟兹乐舞的魅力》为学者们呈现了克孜尔石窟中风格迥异的龟兹乐舞,为中国古代乐舞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其他专题研究
在本次研讨会中,多元化的视角从不同层面触及敦煌乐舞的问题。西安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的《从敦煌壁画看南北朝歌舞娱乐节目的构成》一文通过对大量古籍文献和壁画的整理、研究,重点探讨了敦煌壁画中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因子及音乐构成,并从社会学角度论及南北朝时期音乐的消费情境形成。西安音乐学院叶明春教授的《唐代敦煌壁画“迦陵频伽”造像与佛教音乐美学》一文从图像学意义出发,探讨其与相关佛经净土宗的关系,以及其在唐代佛教音乐美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敦煌研究院卢秀文研究员的《敦煌民俗乐舞服饰图像研究—第156窟“出行图”男子舞乐服饰》通过图像考释对唐代乐舞服饰进行研究,并探讨唐代服制及推行各种制度措施及中外文化交流之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教授的论文《敦煌乐舞:文化人类学、神经心理学及音乐舞蹈治疗方法》进行跨学科性的研究,将敦煌乐舞与人类学和临床方面相结合,试图发展出敦煌乐舞治疗学派。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仵埂和王鹏的论文《唐代宫廷燕乐与皇室贵族的生活》主要通过文献梳理对唐代音乐生活进行探讨。日本学者藤井一二先生的《古代日本和唐朝的文化交流—敦煌·长安和日本的联锁》一文通过对实物分析考证,探寻古代中日文化艺术的联锁性。另一位日本学者服部治先生的论文《中国古诗(汉诗)和日本文学的关系—汉诗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影响》重点论述了汉诗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及现在日本的汉诗教育等问题。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主任常嘉煌教授的《敦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一文通过对敦煌艺术的学习和思考,探讨了当代艺术家如何传承和发展古代文化。另有两篇文章: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魏文斌教授和博士研究生高海燕的《甘肃馆藏造像碑塔舍身饲虎本生图像考及与敦煌之关系》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张庆善的《莫高窟第72窟设计理念初探》从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石窟艺术的魅力。
会议期间,由舞蹈系为各位专家学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唐乐舞展演。分别演出了大曲《团乱旋》、《苏合香》和中曲《倾盃乐》,这是基于理论研究的当代艺术实践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比利时乐器博物馆东亚收藏馆馆长柯丽珊女士、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大学院客座教授藤井一二先生和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赵声良研究员分别为西安音乐学院赠送书籍,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最后,由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李宝杰教授为会议作总结性发言。
本次研讨会特点有三:一是不同学科研究敦煌的入角点,以及相关的研究心得与体会的多元、交叉化;二是来自音乐、舞蹈、图像、服饰、文学、中外文化交流甚至音乐舞蹈治疗等众多不同研究领域多角度、共融性思考;三是不同学科的研究,在交叉与共融中恰好建构的也是一个以敦煌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整体。千年的敦煌艺术给我们留下的并非是单一的文化生活场景。尽管,宗教题材在其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也不乏历史中现实生活的反映。如果说某一具体洞窟所反映的是一个小的艺术世界的话,那么,整个敦煌所反映出的就是一个文化荟萃的大千世界。这里既有对佛教极乐世界的冥想,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与展望;既有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样式的保留,也有来自不同区域的文化在这里的相互交织。通过此次会议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相信学者们对敦煌乐舞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和开阔。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并做了相关报道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