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钟鸣楚天•新年编钟音乐会大放异彩

  建鼓擂动,高层编钟台门在大镈钟沉沉稳稳鸣响九声之中,徐徐展开,云烟环绕间,舞台中央的“大祭师”吹奏牛角号长啸宣盟……“发鼓以祭祀、金石礼天地”,一幕上古盛大祭典的场景肃然开启——由湖北民族管弦乐学会、湖北经典音乐广播和武汉音乐学院教务处、中国器乐系、音乐教育学院、舞蹈系、科研处主办,湖北国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钟鸣楚天•2015新年编钟音乐会”于12月31日晚,在编钟音乐厅大放新春异彩。

  “中国传统音乐及文化,我们究竟继承了多少?”“编钟古乐演奏”课程在我院中国器乐系已开设15年之际,业已成为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表演建设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音乐表演建设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中国器乐系主任、青年编钟乐团艺术总监、指挥谭军教授带着深深的思索与感悟,将本次展演开宗明义地定调为:“追上古乐魅,向传统致敬!”

  古云:“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史记•礼书》)。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离骚未尽灵均恨,荆楚大地祭忠魂。谭军教授创作的钟磬、人声与吹管乐《楚天祭魂》开场,气势浩大恢宏,音响喧腾激昂,庄肃古朴而富有盛典宗仪之象。楚人奏巫音以招魂:合唱队(来自武音音乐教育学院,合唱指导潘宇凌)诵唱“魂兮归来——魂兮归来”,表达了古楚人的念祖之情,爱国之心。该曲为商调,素材采自潜江花鼓戏“拜堂”音调,奏来颇感“民族复兴,中华之梦”的召唤。

钟鸣楚天•新年编钟音乐会大放异彩1.jpg

  本场音乐会强烈张扬“中国音乐精神”的回归令人欣喜不已。前半部分,谭军编配的一组中国传统乐曲中,就以展现独奏乐器的个性色彩及其独特细韵而主导钟磬及乐队的编配,谙熟中乐律学及特性的谭军教授摈弃西方的现代编配概念和习性,譬如,同类乐器的纯五度、纯八度的大量使用,高层小钟泛音列如云中轻敲,让件件中国器乐本色清雅、灵美之至。古筝与钟磬乐《高山流水》(古曲),据原为琴曲的浙派筝曲改编而成,古筝旋律起伏跌宕之中,钟磬舒朗的金石点伴,琴瑟苍古的淡隐淡入,更置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时空之场。钟磬合奏的古曲《梅花三弄》,乐曲根据同名古琴曲编配而成。在琴曲中,因其主调简练清晰,以泛音在不同的音区上出现三次,钟磬大繁若简的处理恰表现了梅花于冰霜中临风摇曳、坚贞高洁的文士意境。谢闻吉老师箫独奏、钟磬乐合奏的古曲《关山月》,周红老师琵琶独奏、钟磬伴奏的古曲《夕阳箫鼓》,周可奇老师埙独奏、钟磬乐合奏的古曲《阳关三叠》都既有独奏家极富异彩的大段独奏、凄苍颤怀的即兴发挥,结构上又充分运用编钟等古乐器的丰富色彩,时增时减,使其音响富有浓淡、厚薄、高低的变化;在音乐表现方面,深度开掘“和而不同”中国音乐的包容性、中国乐器音色的可变性,力求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

钟鸣楚天•新年编钟音乐会大放异彩2.jpg

钟鸣楚天•新年编钟音乐会大放异彩3.jpg

  同时,我们也再次现场领略到“充满巫神般气魄与灵动的独具个人风格”的指挥家谭军教授,那独特的编钟乐团指挥语言之艺术魅力。

  音乐会中每首乐曲之间,安排了一位奇绝的“主持人”出场——古琴小操—— 一注追光之下,独一银袍静雅之女徐缓操缦,似将“解说”娓娓道来(古琴操缦李麒文);而古琴与乐舞一静一动、一张一弛既生强烈的张力对比和出神入化的时空“穿越”感,更意犹让“中国音乐精神”一次次卓然追问、一次次了然昭示于眼前!

  音乐会的后半部分,是一组谭军教授经多年积淀而创作的优秀钟磬楚乐,本次与舞蹈系、音教学院师生合作,展现出富有新的研究基础和探索背景的“楚乐、楚歌、楚舞”。

  “一钟双音”的大编钟之“金”在“八音”乐队音响上将丝竹类单薄虚空之音凝而沉厚,恰能弥补国乐队缺乏的低音而有了丰满的音响。随着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钟磬与乐队的编配认识也渐入新境,譬如编钟“惜响如金”地回归“大音希声”,因“鼓宫角动,鼓角宫动”,“一钟双音”及宽展持续音上丰盈的泛音列妙善汇融,素简之下和音自生,简练操控而意韵丰富,得以大和之象,对应“天地人和”的大美大朴,至心至乐即临空而来。

  “楚舞”也更趋成熟,以舞蹈系副主任李涛副教授为负责人的团队课题“楚舞研究”成果,正逐步转化于舞台上来,譬如舞蹈语汇和表现上由古画静态造型到动态流程的“侧三道弯”、“正三道弯”、长短甩袖、圆弧蹬转等线路、韵姿愈加鲜活灵动起来。(黄静裴、梁思思、陈锐、游笛、宋佳莹担任本场编舞。)

  钟磬与吹管乐《宴飨圣乐》重现了楚国宫廷宴乐优美典雅,和发扬激楚、声震廊宇的场景。“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歌舞形式的“踏歌”自古盛行于楚地民间,编钟乐舞《举觞踏歌》正绘出一幅“琼浆玉液散芬芳,踏歌起舞频举觞”的繁华图景。古楚人崇神尚巫,《娱神之舞》庄严肃穆,乐曲以篪、排箫、笙为主奏乐器,以舒展飘逸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泱泱楚国,物阜文昌,先民们在祭祀礼仪活动中以巫舞来“通神”、“娱神”求安祈福的景象。可谓“篪箫不绝耳,竽笙扑面来”颇得神人合一之境。“曲悠悠,舞曼曼,舒广袖,展罗衫”,编钟乐歌《采菱扬荷》(雷光远、谭军词,谭军曲)取自《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融歌、乐、舞一体,楚女长袖折腰婀娜多姿、歌舞升平,重现楚宫廷乐舞灵秀韵姿。

  “楚人崇凤”,凤为古楚先民正义、美神、力量……的信仰图腾。钟磬与吹管乐《火浴凤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甚为撼人,追求飘逸虚幻而又不失热情奔放的荆楚歌乐舞艺术特点。乐曲在土人口(骨)笛以古老神奇的“三音调减音程”婉婉翩翩引奏,又于建鼓钟磬、笙篪箫管八音及人声器乐式声部汇映的“巴楚水墨”中,仿佛经受烈火洗浴的“神鸟”于山云相连、万古河川上腾空而起……“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唐《监祭使壁记》),该曲寓意人类生生不息、昂扬奋上的精神,寄予祖国美好的祈愿。

  舞台两边随着音乐还配以巨幅LED视频同步播放,让抽象的音响生化出极具冲击力的形象诠释与延展,晚会融乐、舞、歌、画多维一体,汇声、光、电、服等现代舞美倍加增彩。

  2000年我院将“编钟古乐演奏”正式列为选修课程,并以中乐系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旨在展示编钟古乐教学、科研以及艺术实践成果的“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显然,武汉音乐学院以“在不断深入的专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化学术认识;在不断深化学术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在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与艺术实践领域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为建设主线(李幼平主编《钟鸣寰宇》,彭志敏、李幼平:《曾侯乙编钟研究30年及其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多学科拓展中,武汉音乐学院厚积30多年来以本院为“编钟学”领队基群的几代“编钟学者”、“编钟艺术实践者”、“编钟教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编钟艺术服务于当代已日趋成型。

钟鸣楚天•新年编钟音乐会大放异彩4.jpg

  “向传统致敬,开金石新声!”一如“中国器乐系”的亮牌——是中国音乐本体文化深刻认识后的迫切觉醒与无量感恩!是特质音乐承载特制灵魂上有底气的骄傲与担当!是“中国梦”在文化场域充满无限生机地践行新生探索与灵性开掘!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