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指挥家叶聪在中国院开展系列学术活动

  2015年4月5日至9日,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著名指挥家叶聪先生在我校开展系列工作坊。活动包括举办指挥系大师课、作曲系创作座谈会、以及作曲系和国乐系青年华夏室内乐团联合工作坊。此次交流活动期望以联合工作坊的形式加强作曲系、国乐系和指挥系之间的联系,通过“创作—演奏—指挥”的合作,推动新作品的演出,提升中国音乐学院创作表演的综合实力。

  7日下午2点和8日上午9点,叶聪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室为指挥系开设大师课。本次大师课讲演的曲目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和贝多芬《第二交响曲》。在大师课上,叶聪先生从指挥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指挥要领,并亲自示范。然后由指挥系学生上台实践,叶聪先生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点评他们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

  8日下午在京民大厦举办作曲系座谈会,会议由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主持。参与座谈都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主要有:刘青、朱琳、谢文辉、温展力、罗麦朔、王珏。在会议中,系领导、六位青年作曲家与叶聪先生共同讨论2016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项目。叶先生详细倾听了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作曲家进行了点评和给出相应建议,包括对作曲系的新创作提出了许多新构想,叶先生表示愿为作曲系搭建合作平台以提升作曲系的创作力量和演出机会。

  9日全天在国乐系排练厅进行作曲系、华夏乐团联合工作坊活动。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和国乐系主任张尊连教授全程参与了活动,并给与联合工作坊高度肯定和积极推崇。此次工作坊主要排练了作曲系高为杰教授和四位青年教师的作品。四位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分别是:朱琳《葡萄园的故事》、刘青《病中吟》、罗麦朔《弦舞》、谢文辉《淡》,最后叶聪先生希望以高为杰教授的《韶II》作为示范,以此来启发青年教师的创作。叶聪先生谈到,建立工作坊旨在提高学院创作和演奏综合实力。以往的做法通常是作曲家创作,演奏家直接排练演出,创作与演奏之间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断层,搭建工作坊可以改善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作曲家与演奏家集中在一起,以作品排练的形式共同完善作品,提高作品质量。叶聪先生的指挥风格严谨,追求表达精准,要求演奏家“置于死地而后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可能实现作曲家的意图。在排练期间,首先作曲家对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在排练过程中,作曲家和演奏家互相讨论,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最后由高为杰教授点评。实践证明,通过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的交流,一方面促进作曲家以更加合适的记谱去表达作曲家的构思,尽可能缩小创作与演奏之间的理解误差,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演奏家以实际的音响效果去反馈作曲家的创作,这对作曲家和演奏家而言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系列工作坊得到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学校能为各系搭建这样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师生们感到无比兴奋和满足。此次活动的成功还要感谢叶聪教授的敬业精神,他对系列工作坊事先作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同时也要感谢学校领导、国际交流部、人事处、校办等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调与合作。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