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暑期学校中国民乐项目于2015年6月24日至7月1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为期四周。此次暑期学校招收来自哥伦比亚、科特迪瓦、西班牙、加拿大、瑞典、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10个国家的学员,共计18名。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留学生办公室和民族音乐系共同承办。
自2011年起,我院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上海暑期学校(中国民乐项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院今年以“二胡、笛子、琵琶”为专题,邀请众多专业领域的大师级音乐演奏家和教育家为国际学生打造一个集教学、欣赏和体验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课程。本次活动分设中国民乐体验班和中国民乐提高班。体验班的课程包含专业指导课、专题讲座和文化体验。提高班除了涵盖体验班的三门课程之外,还有特设的民乐大师公开课。
本次暑期学校尤为关注教学品质,师资阵容强大,邀请到了我院著名二胡演奏家王永德教授、著名笛子吹奏家詹永明教授和著名琵琶弹奏家李景侠教授,三位大师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大师班学员进行一对一、一对二的授课,共计20课时。为了使每位学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大师公开课所学的知识,暑期学校还特设了多达60课时的艺术辅导课,帮助学员继承优秀的传统演奏方式,拓展新的演奏技艺,快速提高演奏造诣。此外,暑期学校还邀请到了业内顶尖的音乐家就“中国民乐文化”这个主题开设了6场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面广。本次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并不局限在音乐方面,还安排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课程,包括中国剪纸艺术、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文化讲座、《走近上音》讲座以及体验苏州水乡、园林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考察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暑期学校新设了学员论坛,深受大家的喜爱。来自西班牙的天体物理学家鲁文把中国古代音乐和天体物理进行联系,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介绍了基础天文学。科特迪瓦国立音乐学院副院长Gilles则运用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将独树一帜的非洲音乐文化带到论坛现场。兴起之处,Gilles带领大家唱起非洲传统歌曲,跳起非洲特色舞蹈,使得讲座别开生面、趣味盎然。除了白天开展的各类课程以外,为丰富学员们的课余生活,暑期学校还安排学员观看了5场音乐会,现场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为了给外国留学生一个学以致用、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为了检验本次暑期学校的教学成果,特别举办了“2015上海暑期学校(中国民乐项目)汇报音乐会”。上音副院长张显平、国际交流处副处长乐佾真、暑期学校教师代表王永德教授分别致辞。本场汇报音乐会共有12个节目,分为民乐独奏和民乐重奏,最后由全体学员参与的民乐大合奏《赛马》将本场音乐会推向了最高潮,也为此次暑期学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暑期学校旨在通过展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科优势的同时,促进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步伐,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树立上海市优秀文化品牌,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