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上音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昨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昨晚,“大音之韵之三——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这是上音参加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活动的一部分。青年报记者获悉,为了体现该活动“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及艺术创新,加强各专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的宗旨,上音的这场音乐会,演奏的主力全部是该校的大一学生!

  据悉,这场音乐会是该校“大音之韵”系列音乐会的第三场,由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重合奏教研室主任、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吴强执棒,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音乐会突出了“经典曲目”与“精英团队”的完美结合。曲目包括:周湘林教授的《花腰三道红》、强巍昊教授的《民谣》、朱晓谷教授的《江畔晨曲》、何训田教授的《达勃河随想》、徐坚强教授的《日环食》、叶国辉教授的《听江南》、王建民教授的《中国随想曲NO.1——东方印象》等。

  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唐俊乔担任独奏。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国内著名的顶尖音乐学府,向来人才辈出,在中国的音乐界占据着重要地位。2009年、2012年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曾两度应邀参加该展演周。这次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由大一学生作为主力军,并不让人意外,此前,上音就推出过纪念犹太人在上海的音乐剧《海上·音》,也都是以大一、大二甚至准大一学生为主,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据介绍,作为国家大剧院展示艺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春华秋实”已经举办到了第八届,而此前的七届,观众共计超过11万人次,每年的平均上座率都在90%以上,而今年的“春华秋实”展演周的规模及阵容达到历年最强,上音的这场音乐会也是其集中展示的4台音乐会之一。

  与此同时,《华彩乐章——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科的昨天与今天》专题展览也于9月24日至11月28日,在国家大剧院和国家图书馆展开。参观的北京专家和观众对展览特别是历史资料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开幕式上,数百份手册一领而空。兄弟院校登记预约,将其作为学生的艺术课堂。同时,普通观众踊跃观展,参观总人数已超过30万。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