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孔雀杯”全国声乐比赛喜获佳绩
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于2016年7月16日-7月2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举行,经过来自300多所院校1400多名选手为期6天的激烈角逐,共决出39名一等奖,65名二等奖,89名三等奖,122名优秀奖以及50名优秀组织奖。我院师生表现出色,斩获多个奖项,展现了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实力与风采。
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一、优秀组织奖: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二、声乐比赛获奖
[教师获奖]
综合师范类教师美声组三等奖: 刘姝彤
[学生获奖]
中职中专类教师民族组一等奖: 许译文(本院2016届毕业生)
综合师范类本科民族组二等奖: 张晨艳
综合师范类本科美声组三等奖: 陈爔
综合师范类研究生民族组优胜奖:夏伊婷、杨萍
三、优秀指导教师奖: 邬眉老师、李敏老师
四、优秀钢琴伴奏奖: 范恺、沈逸伦
五、论文评选三等奖: 郭娉婷老师所著《高师声乐教学中合理选择曲目的重要性》
孔雀杯声乐大赛是由中国声乐家协会、四十多所高等艺术院校联合举办的具有示范性、学术性、导向性的重大声乐学术活动,是我国高等院校最大规模、最高层次的交流和学术比赛。本届大赛由中国声乐家协会、中国声乐孔雀奖组委会主办,广东省孔雀声乐艺术中心、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承办,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研究会以及各高等院校协办,分为音乐艺术院校、综合师范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职中专学校及原生态民歌五大组,分设教师民族、教师美声、研究生民族、研究生美声、本科生民族、本科生美声、本科生流行共23个组别。组委会邀请了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的20多位一线专家教授、歌唱家、作曲家担任评委,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含金量,另外选手与评委出自同一单位则评委采取回避制度,其学术性、专业性、公开性成为了本次大赛的最大特点。
7月16日至7月19日,复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各大高校的选手们都以自己最好的演唱技巧和状态展示给评委和观众,比赛井然有序,听众场场爆满,315名优秀选手过关斩将进入决赛,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艰深专业水准、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7月20日比赛进入决赛阶段,比赛选手都作最后的冲刺,寻求完美中的完美。选手许译文演唱的曲目是《残花》,其歌词取材自李清照的词,由邓垚作曲。其音色优美,感情真挚,艺术处理细腻得当,向观众描摹了一副花开花落凄美的画卷;选手张晨艳演唱的曲目是《断桥遗梦》,一出场便手执江南绸伞,让人眼前一亮,其用真挚的感情以及丰富的表现力表现了白娘子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选手陈爔演唱的曲目是一首高难度的《姑娘的秋波》,她以富有张力的音色,对于力度强弱等艺术处理的恰到好处的拿捏,在舞台上较好的演绎了一个渴望爱情的可爱姑娘的形象。
颁奖音乐会于22日下午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标志着本次孔雀奖声乐大赛的圆满落幕。通过选手们在舞台上的历练以及观摩其他高校选手的演唱,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如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选手演唱的《鹊桥》、《为爱》、《绣荷包的俏妹子》,以及原生态的侗族大歌等等。每一次的比赛都是展示声乐演唱水平,声乐学习者们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我们更好地去思考声乐演唱方式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增强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取长补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