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音乐之城的文化符号:哈尔滨音乐学院

  音乐之城的文化符号:哈尔滨音乐学院

  日前,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一场主题为“乐咏龙江”的民族交响音乐会,为1600多名乐迷送去独具民族特色的国乐盛筵。

  这支由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师生组成的年轻乐团,将在系主任、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的带领下,携手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演绎一系列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将用民族管弦乐大气恢宏、风格多样的音乐语言与载体来彰显中国民乐艺术尤其是黑龙江音乐文化厚重的历史和悠远的底蕴。整场音乐会既有《云南回忆》《渔樵农耕》《行者》《乱弹琴声》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又有《关东序曲》《乐春》这类基于北方音乐的经典名作,更有《独克宗》《北方音诗》这两部由青年艺术家应邀谱就的新作。

  整场音乐会,观众将欣赏到或喜庆欢快、或恢弘大气、或唯美婉约的音色、音质,在感受民族音乐经典作品的同时,唤醒积淀在中华人民血液中独特的民族情怀。

  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由哈尔滨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为主体组成,乐团以教育为先导,注重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他们以传承和发展东北音乐文化为己任,力图通过创作的多元化、演奏形式的多样化、音响声音的深度开发,全景展现新时代背景下东北音乐文化的新理念与生机。自2016年成立以来,乐团成员先后参加了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文艺演出、2017“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艺晚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室内乐节、中国第三十四届“哈尔滨之夏”系列音乐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并举办了多次专场演出。

  此次民乐团赴国家大剧院演出,是学院首次派出乐团赴外举行专场演出,更是哈尔滨音乐学院2018年一项重要的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所厚积薄发的新兴高校,学院致力于培养“品质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高水平音乐人才,开展艺术实践则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检验学习成果、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院积极为师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鼓励师生“走出去”“请进来”,拓宽视野、丰富舞台表演经验,提升专业表演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走出去”的同时,学院也通过“请进来”,邀请音乐院校、演出团体、知名音乐家以及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栏目走进哈音,举办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和哈尔滨音乐比赛等国际赛事,多措并举,搭建起多样化、多层次的艺术实践平台。

  建院以来,学院派出师生参加各类演出百余次,“擦亮”了“哈音”名片,获得了“音乐圈内”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关注,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中,哈尔滨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继明作为黑龙江代表队唯一一名选手入围半决赛,刷新了五年来黑龙江省选手参加金钟奖比赛的最好成绩。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全国仅有的四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全国首个施坦威钢琴音乐学院,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小、全国首个以全方位对俄合作办学为特色的音乐院校,哈尔滨音乐学院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组建了一支德艺双馨、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聘任姜克美、元杰、傅海静为特聘教授并担任系主任,学院努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实践、开放办学和社会服务水平,力争成为“音乐之城”哈尔滨的文化符号,成为中俄教育文化交流新的增长极,为全省乃至全国音乐艺术教育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为凸显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全方位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喀山音乐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建立友好关系,并确定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聘请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原院长冈特瓦尔格·米哈伊尔为名誉院长并担任管弦系主任,推进建立中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实施教学计划等教学合作机制,力求在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创作、演出等方面,逐步实施有深度、宽领域的中俄合作。学院先后选聘20人次俄方专家来学院任教,以俄罗斯为主聘请16名外籍演奏员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室内乐团,每年选派15名左右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短期留学。未来,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快系统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步伐,加强高质量招贤引智,推进教师赴俄培训进修,开展学生海外游学和实习,建立本科毕业生赴俄攻读研究生合作机制,建立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中俄联合培养机制,构建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中俄合作与交流体系。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