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思政课程优秀成果展演举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不断持续深化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浙江音乐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将音乐、舞蹈、戏曲等学科专业元素和素材引入思政课堂,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创新探索和实践,让高校思政课程插上艺术的翅膀,在追求艺术求“真”、求“善”、求“美”的道路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月20日晚,由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和艺术实践处联合举办的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思政课程优秀成果展演在学院综艺楼小剧场隆重举行。这场充满艺术灵感与丰富育人内涵的展演节目皆由学院本学期修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学们自编自创自演,他们用音乐的旋律、舞蹈的柔美、语言的力量,以鲜活生动、寓教于乐的汇报形式,表达了学生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所感所想所获。
修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舞蹈182班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舞蹈《芳华》,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女孩在文工团、战场和新时代中的故事,他们在文工团奉献最美好的光阴,在战场体会残酷斗争带来的厮杀和痛苦,在新时代中感受祖国母亲的温暖。随着旋律,他们舞出了平凡却又难忘的青春足迹,带领着师生们回到最本真的年代;修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国乐系同学们表演的相声《厉害了我的国》,用乐器演奏的方式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师生们聆听着动听的乐曲,眼前浮现出中国砥砺奋进、缔造“奇迹”的奋斗场景,一种浓浓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修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流行音乐系自创的情景剧《身边的道德》,全景再现了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重庆坠江公交事件、霸座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节目引发了师生们对道德标准的重新认识,和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的深思。
无论是婀娜的舞姿展现美好的青春年华,还是脍炙人口的相声道出了百姓眼中的中国故事,抑或是强烈震撼的情景剧自编自导自演当下的社会热点民情,都积极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尽显文化艺术的魅力。“仰望历史的星空,我们永远铭记,不忘初心”,在朝气蓬勃的女生表演的音诗画《不忘初心》中,演出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集中展演的思政课程优秀成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生动,在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这种舞台方式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完善了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是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根本体现。
艺术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具有激发情感、活跃思维、促进创造等功能,将艺术融入思政教育,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真正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浙音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特别是专门音乐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教学载体,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理论+实践”“课堂+舞台”的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接下来,浙音还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落实《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全面实施推进“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的育人格局,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