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纵观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pari 约1644-1737)近八十年的作品演变趋势走向,从早年到后期,我们发现他的弧度越来越饱满,油漆越来越丰富。这位得天独厚的大师一辈子都在追求更完美的理想,无论是他的超凡作品,还是他的执着敬业精神,都是后人无价的宝藏。他是后人效法的楷模。
1666年——1690年为阿马蒂时期
在这个阶段,斯特拉迪瓦里非常小心翼翼,在琴型与构思方面,基本上还是恪守在阿马蒂的制作范畴内,未曾作出重大的改变。根据记录,斯特拉迪瓦里十二把带有雕花装饰的提琴中有四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是在这个时期制作的,它们是1677年的“日出”( Sunrise )、1679 年的“海立恩”( Hellier )、 1683 年的“珀特”( Potter ,这是一把 7/8 的小提琴)、 1687 年的奥·布尔( Ole Bull )以及 1688 年制的大提琴“玛丽蕾玻”( Marylebone )。
我们也许可以推测,在这个时期他的制作意念还是偏多于工艺的精致与优美。当然,即使是这样,他那追求完美的个性与充满创造力的灵魂已经开始对阿马蒂琴型的音孔、面板的弧度等细节作小心的变异。应该可以推测,他的这些变异是带着深思熟虑的试探,是一系列的侦查气球,是一种设计思想的早期准备。虽然这还只是大师早期的作品,但其中也有不乏著名的佳作。如另有一把也是被命名为“阿马蒂斯”的小提琴,制作于 1668 年(不是上文提到的 1664 年那一把)。它曾被帕格尼尼长期拥有,后来被帕格尼尼的儿子阿奇里斯卖给了法国巴黎的著名提琴商人维奥姆( J.B.Vuillaume )。后又经过一位收藏家勒费斯( Levers )转入一个俄国小提琴家之手;再后就在战乱中不知所终了。
1690年——1700 年是试验时期
在这个阶段,大师已经不再满足于在细节上的小修小改了。虽然“阿马蒂”的光辉与响亮的名声依然笼罩在整个意大利,甚至于全欧洲,但是斯特拉迪瓦里却开始走出他老师的藩篱,追求更完美的艺术理想。除了在琴头的雕刻上显示得更精巧生动外,在油漆的颜色中调入了琥珀黄以及红色。更重要的是,从 1693 年起,他对小提琴的外形作出新的设计。他收窄了肩部将琴身加长到 141/4 英寸(即 362 毫米)。相比于他早期的其他作品,琴身的长度增加了 1/8 英寸,而腰部两角的距离也由 3 英寸扩大为 31/4 英寸。这就是后人称为长型斯特拉迪瓦里的琴型。
这个时期的佳作颇多,如 1690 年的“图斯肯”( Tuscan )、 1694 年的“海立”( Halir )、 1695 年的“哈瓦亚”( Hawaiian )、 1696 年的“伏勒阪”( Vornbaum )等等,也都是长型的制作。
1700 年——1720 年
这是大师的黄金时代。斯特拉迪瓦里最被人称颂的成就:在小提琴制作中熔炼伯莱西亚学派的宏亮及克莱蒙那学派的甜美特色于一炉。那个时候,大师已经五十多岁了,知识、经验都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对长型的外型又作了修整,使面板的弧度比以前更为丰满并直接把振动传向琴体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阶段的作品大约有 200 来把小提琴、 10 把中提琴、 20 把大提琴。
包括著名的 1714 年的“松依尔”( ex Soil ), 1715 年的“巴齐尼”( ex Bazzini ), 1716 年的“弥赛亚”( Messiah )、 1717 年的“夜莺”( Nightgale )等等。
1720 年——1737 年是斯特拉迪瓦里的晚期
大师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儿子法兰西斯柯( Francesco Strapari ,1671 年——1743 年)和欧莫伯诺( Omobono Strapari,1679 年 ——1742 年)显然也在他的作坊里帮助他一起工作。在现留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虽然在工艺上已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了,但是他的提琴依然保持着超凡的音质。有些人误以为斯特拉迪瓦里的晚期就是衰退期,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上天给了他健康长寿,有长达七八十年的工作时间。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普通人经过三四十年的工作,积累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却因走向死亡而无法充分地利用他好不容易才积累的经验。而斯特拉迪瓦里就如有两个生命,以最初的四十年积累经验,随后的四十年运用经验并精益求精。所以他晚年的作品应视为是更加成熟、更加炉火纯青的瑰宝。现在所知,这个阶段有不下于 50 把小提琴、 5 把中提琴和 15 把大提琴。
此中著名的佳作有: 1722 年的“罗德”( Rode )、 1723 年的“约西姆”( Joachim ,除了伟大的提琴家约西姆外,埃尔曼也曾用这琴演奏过很久)、 1723 年的“爱米利亚尼” (ex Emiliani) 、 1724 年的“萨拉沙蒂”( ex Sarasate )、 1727 年的“帕格尼尼”( Paganini )、 1728 年的“威尔海米尔”( Wilhelmj )、 1731 年的“海菲兹”( Heifetz-Piel )、 1737 年的“天鹅之歌”( Song of the Swan ,据信这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后一个作品, 1825 年由传奇般的提琴收藏家塔里西奥带去巴黎)。以上一系列的琴主,都是超绝演奏家的名字,正好说明斯特拉迪瓦里后期的作品同样得到所有演奏家的钟爱,即这些乐器与他在黄金时代的作品一样,也是不容置疑的超绝珍品。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子女中,有两个儿子在制琴历史上留下了记载,那就是法兰西斯柯和欧莫伯诺。但是他们自己做的提琴流传至今的实在很少。他们只是帮助其父亲工作,而自身的成就是无法与他们的父亲比肩的。看来在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去世以后,上苍对提琴制作的眷爱已经转移到瓜尔内里家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