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杜鹃啼过声声添乡怨,
更那堪江水呜咽,
暖丽南国多情的孩子啊。
当那红花开遍,
瓣瓣是啼痕渲染,
尽都已随春归去,
流浪儿啊你还在嘉陵江边徘徊。
那边就是你可爱的故乡,
就是有水鸟翱翔的地方。
是的,仿佛没有用心,就把对故乡的思绪寄托在宛曲的琴声里了。悠扬,徐缓,纯粹,静静地沉醉在琴声里,什么也没看到,只看到月光和月下的村庄。这是一个离乡者在一条河边的思念,是一个远游者看到月圆时的惆怅,是一个漂泊者听到秋虫响起时的感伤。
《思乡曲》中飘来的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是对父老乡亲的思恋,是对故乡的梦魂萦绕。
1937年马思聪一曲《思乡曲》轰动中国大地,成了那个时代的音乐奇迹。每当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总是把他的《思乡曲》作为序曲。50年代郭沫若填词,马思聪谱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更是中国大陆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心灵之歌。
2007年深秋,在异国饱受思乡之苦40年后,一代音乐家马思聪,终于魂归故土,骨灰撒在广州白云山麓,与祖国的山水长在。
风儿吹过湛蓝明净的南海,扬起碎银似的浪花,挟着海腥气息,我们来到马思聪的故乡——汕尾海丰县。潮润的海风,吹得幼石街上那座马宅老屋的外墙,爬满青苔。我们仿佛听到柔美的《摇篮曲》从老宅中徐徐传来……
马思聪的堂侄女马之庸女士现定居广州,当这位76岁高龄的老人近日向我们谈起叔叔马思聪时,无限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她谈起了马思聪先生的音乐、人格、乡情等等,让我们对这位音乐大师有了更真实的感受。
乡音不改 口味不改乡情不改。俗语说:“天上雷公,地上海丰。”有人说是指海丰人嗓门大,有人说是指海丰人性情刚烈,也有人说是指海丰地灵人杰,英才辈出。
马思聪诞生于广东海丰,虽然11岁便出国留洋,但每每想起在海丰度过的童年,他就会露出由衷的微笑,孩子般的微笑。故乡,多么甜蜜的地方。那里,是他孕育着无数灵思的摇篮。
马思聪曾说过:“我爱故乡那潮湿、带着咸味儿的海风。一闻见海的气息,我的灵感就来了!”
海丰的地方戏很丰富,有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马思聪的三婶是个戏迷,每当三婶去听戏时,都会把喜欢音乐的小思聪带上,听完戏回到家里,小思聪一会儿忸忸怩怩唱发旦,一会儿捋着长发扮老生,惹得兄弟姐妹们哈哈大笑。
马思聪晚年从美国写信给马之庸:“记忆起那一段和三婶在一起的日子是很愉快的。当时听到一些白字仔小调,十分有趣。我后来用几首曲调写了《弦乐钢琴五重奏》,在上海曾演出过……你寄来的白字戏曲,都带有悲凉气氛,历史有六百年之久,很是难得,这是一份宝贵的材料。如有短小的‘白字仔’,寄给我最好。”
远离故土,年逾古稀,马思聪还念念不忘童年时听过的白字戏,还深深记得他从故乡吮吸的音乐的乳汁。
马之庸告诉记者,马思聪的名曲《思乡曲》是在家乡填的词。1942年春天,马思聪携夫人王慕理历险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当时堂弟马思周22岁,马思聪31岁。有一天,马思周将马思聪作的《思乡曲》翻译成简谱,次日问堂哥:“你那首《思乡曲》能不能填成歌?”马思聪说可以呀,就与马思周在院子里用海丰话填词,有一句“举目迥望,四野荒凉,落日依山,雁儿飞散”,就是马思周写的,马思聪赞道“有情有景,恰当”,还将其中的“迥”字改成“回”字。几天后,马思聪就将这首歌作为抗日宣传歌曲在海城一所民众教育馆的剧院第一次向家乡父老作了演奏。马思周还连夜刻写蜡纸将《思乡曲》的歌谱油印出来,到其任课的城厦小学教给学生听,不久,全县的中小学生们都唱起了《思乡曲》。从此这首充满浓郁乡思乡情乡愁的歌曲,拨动了被日寇所逼而离乡别井的中国人的心弦,成了一支流传全国的抗战歌曲。
马思聪生前曾说,写《摇篮曲》的时候,吸收了母亲哼的调子,他也是为母亲所写。在作品中,马思聪运用了轻柔动听的旋律和独特精细的和声,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厚感情。
马思聪吮吸着故乡的音乐乳汁,又向故乡进行音乐的反哺。
抗日时期,马思聪回到故乡。在海城镇民众教育馆,在汕尾镇云泉茶楼,马思聪与妻子双双登台,演奏《西班牙进行曲》,演奏马思南写的《沉思》,演奏他自己的名作《思乡曲》。海丰为之轰动,人们排起长队争购门票,渴望着一睹这对音乐夫妇的风采,期待着聆听人间仙乐。
马思聪把所有门票收入,都捐献给县政府作为抗战资金……
马之庸还告诉记者,马思聪的海丰话一直讲得非常好,他很喜欢家乡的芝麻糊、擂茶、菜茶等小吃。每次回乡,他都会跑到街上吃上两大碗芝麻糊。晚年人在美国都念念不忘家乡的擂茶和芝麻茶。马之庸说:“我们家族中很多人出外,但长辈们经常会在家里做擂茶给后辈们吃,让他们不忘家乡的味道。”
乡音不改、口味不改、乡情不改,马思聪对海丰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同样,家乡的人也没有忘记他,不仅马家老宅得以完好保存,而且马思聪更是在这里妇孺皆知,家乡人以他为荣,连小孩子一听马思聪都会说,“当然知道啦,他是神童嘛!”
魂归故里与祖国山河长在,在音乐创作中,“乡情”便是民族特色和中华传统,也是马思聪一生不断的追求。他不满足于仅仅演奏西方音乐家的作品,他立志要创作出中国现代的音乐作品。就如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毅然选择回国一样,马思聪希望用音乐艺术为振兴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说:“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外,极为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有着丰富的音乐宝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份遗产是我国作曲家特有的礼物,是所有作曲家的命根。”
马思聪是第一个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思聪始终十分重视采用中国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主张作曲家要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他说:“中国土地广阔,民谣极其丰富,我觉得新中国音乐的产生,必然来自直接吸收的中国民谣。”他还特别强调:“中国人作曲,应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思乡曲》(《内蒙组曲》)吸收了内蒙民歌的音乐素材,《西藏音诗》吸收了西藏民歌的音乐素材,《阿美组曲》吸收了台湾民歌的音乐素材,《山林之歌》吸收了云南民间音乐素材,《F大调小提琴曲》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素材,《钢琴弦乐五重奏》使用了他家乡海丰的《白字曲》的音乐素材,歌剧《热碧亚》使用了新疆民族音乐素材,等等。当然,作曲家的这些作品决不是对民间音乐或民歌的照搬,而是以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运用中国的民族音乐语言和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进行的艺术创作。
马思聪出走海外的经历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页。尽管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中,他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马思聪从来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与洒脱,反而在客居异国的二十年里,仍然只是专注于他的音乐,始终对祖国饱含深情。
晚年他身居西方,心在东方。马思聪在美国写了大量新作,而这些新作是他的过去风格的继续,依然闪耀着鲜明的东方色彩。他只是把他的写字台从中国搬到美国,而他的胸膛里仍跃动着一颗中国心。
《晚霞》更是马思聪晚年的力作,是一支新的思乡曲。执笔写《晚霞》之际,马思聪的耳际,仿佛响着故乡龙津河上龙舟竞发时阵阵鼓声。他把无限乡思溶入《晚霞》乐谱,溶入这个发生在钱塘江畔的故事。
马之庸说:“叔叔去了,但是,他充满了民族色彩的音乐犹在。在他的音乐里,讴歌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中华民族的善良,以及他对故乡的无限深情。他一生不追求名利,只希望在自己故乡的土壤里播下的艺术种子,能够开花结果,为中国人民带来美好的明天。”
“他的作品是乡思的音乐化,是音乐化的乡思。”
魂归故里与祖国的山河长在
马之庸说:“叔叔生前非常想念家乡,总是说‘一定要回去’,‘一定要回去’。”
马思聪曾说:“国家不是房子,房了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祖国只有一个。”
回家的道路是那样遥远,而回家的心情却更加炽烈!马思聪病了,长女给他寄去中药,引起他的乡思。就连从北京带去的一斤普普通通的枸杞子,他也舍不得吃,放在冰箱里。回家,回家,回家成了老人魂牵梦绕的词。然而,就在老人75岁高龄准备回家的时候,不幸在一次心脏手术中溘然离世,回家成了老人永远的心结。
马思聪病故后,夫人在他书桌上发现了一篇未完成的遗作,《思乡曲》是它的标题。
马思聪的儿女按照父亲生前嘱咐,将父亲留存美国的所有遗稿及两把小提琴、钢琴、演出服等遗物运回国内,捐赠给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博物院为他专门设立了“马思聪纪念馆”作为永久纪念。小儿子马如龙现在定居美国,经常往返美国和广州,这里已经成了他另外的一个家。
2007年12月13日,马先生的骨灰在异乡漂泊20年后,播撒在他曾经求学、恋爱和初登教坛的广州。马思聪生前极爱大自然,所以选择在风景优美的白云山麓为他塑像,希望他与祖国的山河长在。
时隔40年,再度回到祖国有什么感受?马之庸说:“我们亲属既悲伤又欣慰!从六十年代他出走美国以后我们都没见到过他,如今他归来了,而我们见到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一把骨灰,我们感到非常的悲伤和遗憾。现在他终于回家了,我们又在一起了,他的骨灰终于撒在祖国的大地上,长眠于祖国的青山环抱之中,圆了他一生的心愿。”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是马思聪、也是一切海外炎黄子孙的心愿。不过,海丰人却说,马思聪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家乡,他一直站在家乡的红海湾,妈祖前,榕树下挥洒弦弓,他已经演奏了将近整整一个世纪了,年年月月如此,日日夜夜不停,因为他的琴,唯独拉给伟大母亲一个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