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 埙教程 >

埙常用技巧大全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气震音(标记——)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悲愤、激情的族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总之,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适用为宜。

  指震音:手指在音孔的半孔上迅速开闭动作,使声音产生微微波动,这种波动的音叫“指震音”,指震音对音色能起到美化修饰的作用。

  指颤音(标记tr)手指在音孔上作全孔迅速开闭动作,使声音产生不同度数的波动效果,这种波动效果就叫指颤音。指颤音最常用的有大、小二度、三度、四度颤音,在不同的风格的作品中经常应用(如:在内蒙、西藏等地的民间音乐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风格去灵活掌握。指颤音练习是手指运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持久性、弹性、力度等,因此,每天都必须保证一定的练习时间。         吐音(标记T)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吐音分为单吐(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双吐三边音、三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之声,以这种方法而求得的音叫“单外吐”。演奏前可先做与“吐”字相似的念字练习(吐吐吐)念字练习完后再结合指法吹奏。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先做与“库”相似的念字练习,念字完后再结合指法吹奏。

  双吐(标记TK)双吐是单内吐与单外吐的结合,速度比单吐快一倍,适合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双吐念字练习有两种:一种是单外吐在前“吐字作为重音(吐库吐库)另一种单内吐在前”库字念为重音(库吐库吐),练习时不能混淆。

  三吐(标记TTK或TKT)单吐与双吐的结合为三吐,三吐适于演奏热情欢快、奔腾跳跃的乐曲。

  气吐:属于单吐类。(完全不用舌的动作),是依靠腹部力量的突然收缩,加之横膈膜有力的上托,使气流短促有力地冲入吹孔而发声,气吐发音浑厚,圆润。但由于吐音速度缓慢,因此用途不广。气吐做与“呼”字个似的发音动作。

  唇吐:依靠上下唇肌的力量,在上下唇有意识开闭的瞬间,利用腹中气流的冲力,把气流输入吹孔而发声,唇吐发音柔和,只适合于弱起乐段或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唇吐做与“朴”字相似的发音动作。

  花舌(标记*)即舌打嘟,舌尖微触上腭,在呼气对舌尖冲击的同时使舌尖产生连续快速的颤动,并发出“嘟、嘟”之声,花舌犹如弹拨乐器的轮指。

  滑音是埙的确良种常用演奏技巧,多用于诙谐,幽默,低沉哀怨的乐曲中,这种技巧极大地丰富了埙的表现力,分为上滑音、下滑音、圆滑音三种。

  1、上滑音3—>5是在奏出3音后,手指无痕迹地向上滑抹至5音的同时,呼气力度随之相应增强而求得。 2、下滑音5—>3是在奏出5音后,手指无痕迹地向下滑抹至3音的同时,呼气力度随之相应减弱而求得。3、圆滑音3—>5—>3在奏出第一个音后,手指无痕迹地向上或向下滑抹至第二个音后,再返回原位的同时,呼气力度按下滑音弱、上滑音强而求得,也称复滑音,是上、下滑音的结合体。

  打音:采用手指弹打本音孔或本音孔下方的音孔,使本音发出相分离的音叫打音。打音也是埙的一种常用的技巧,运用得当能加强乐曲的色彩与美感,练习时要缎练手指的速度和力度,下指不能犹豫,气、指结合要干净、利落。

  空打音:用手指弹打音孔,使埙体内腔发出的共鸣声叫空打音。演奏空打音时不用吹奏,而是将本音孔打开,,弹打共鸣好的音孔,音准靠听觉和用唇部控制吹孔角度的大小来调整,空打音适于演奏深远含蓄的旋律以及模仿自然界的某些特殊音响效果。

  历音: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快速音阶级进的音叫历音,历音分为上历音与下历音。         剁音:由本音三度以上的音,自上而下迅速并强有力地按闭音孔时,气流随之冲入埙体发出的强烈而响亮的叫剁音。

  剁音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传统演奏技巧,在埙的演奏中较少使用,但在有特点的作品中使用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虚吹音:又称虚音,与一般正常的音不同,是用微弱的气流吹出的不实的飘浮之音,吹奏时,风门放大,口劲减弱,口风减缓,音准要依靠听觉对风门、吹孔的角度的调整。虚吹音一般适于表现虚无缥渺、幽静遥远、梦幻奇特的意境。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