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斯特,以“小提琴的魔鬼”帕格尼尼为目标,勤学苦练,最终登上了“钢琴之王”的宝座。
1·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斯特,以“小提琴的魔鬼”帕格尼尼为目标,勤学苦练,最终登上了“钢琴之王”的宝座。天生的美貌加上优雅的风度,尤其令女听众着魔。李斯特一生经历过几次恋爱,最为轰动的是他和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以及和卡罗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的恋爱。而最为人们谈论的是李斯特决定与卡罗琳结婚的事情。在结婚请柬发出后,却接到教皇“不准结婚”的裁决。据说,原由竟是婚礼准备得太隆重,引起了俄国亲属的反感,对教皇施加压力所致。
2·李斯特一生中的第一个真正的挫折来自他的初恋。他很不幸地爱上了他的钢琴学生--一个贵族的女儿,当时他俩都是十六岁。就在他们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时,那位贵族父亲粗暴地、干脆利落地终止了他们的交往。年轻的李斯特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位早已赫赫有名的音乐天才,从不认为自己有不及他人之处,而此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个贫民出身的艺人而已,那道无形的阶级鸿沟无情地将他关在了幸福的大门外。少年李斯特在剧烈痛苦之中,做出了他的决定:献身于宗教。因为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他的母亲反对这个决定(父亲刚刚去世不久),理由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一个神职人员。但是李斯特很坚决,一时间他放弃了钢琴,整日埋头于圣经,或是狂热地在教堂祈祷,他在音乐界的销声匿迹使得一些人以为他突然去世了,甚至一本正经地在报纸上发了讣告。转机是由几个朋友带来的,他们拖他去听音乐会,又带他去巴黎著名的艺术沙龙里听名人讲演,这些方法的确有效,慢慢地,他内心深处郁积的痛苦不再那么沉重了。
3·这是发生在德国一个小城市里的故事:有一位姑娘要开音乐会,她在海报上说自己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学生。不料,就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吓得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好半天才抽泣首诉说了自己艰苦的孤儿身世,冒称李斯特的学生完全是为了生计。她跪在李斯特面前,请求宽恕。“噢!原来是这样。”李斯特把姑娘扶起来,和蔼地对她说。“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姑娘看李斯特这么和蔼可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李斯特要她把晚间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且边听边给以指点。末了,李斯特爽快地说:“好了,晚上你大胆地上台演奏吧,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
4·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李斯特已是名声沸扬的音乐家,而肖邦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钢琴演奏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艺术新秀的行为表示钦佩。
5·作曲家拉夫早年在苏黎世生活时曾经非常贫困。1845年6月19日,他听说他的偶像李斯特要在巴塞尔(Basle)举办音乐会,由于无钱乘车,他便冒着大风雨,赶到了 80公里外的。可是,他到达的时候,音乐会就要开始了,所有的门票都已售完。这时,李斯特的秘书贝洛尼(Belloni)发现了沮丧的拉夫,并把这情形转告了李斯特。李斯特得知后,不但破例允许他进入音乐会,而且坚持让他穿着湿衣服,与自己一起坐在舞台上。“我坐在那里,简直象是一处流淌的泉水。”拉夫回忆道,“我忘却了所有的事情,只是庆幸自己见到、听到了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