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事杂谈
主页 > 逸事杂谈 >

西塔琴的魅力

  西塔琴是印度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也是北印度最重要拨弦乐器。传说14世纪印度已有西塔琴出现,命名来自于1700年莫卧儿王朝末期波斯一种三根弦弹拨乐器。“西塔”发音最初来自繁长的梵语,意为七弦,后被称为“萨阿塔儿”印地语为七弦,并在18世纪最终成为今天的西塔琴。

  西塔琴的构造非常有趣,琴身呈梨形,琴颈非常长,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有的上方还有一个葫芦,主要是用来装饰,共鸣箱是葫盖做的,通常只有一个。我也见过许多名演奏家特定做两个共鸣箱的,声音虽然大很多,但拿起来很重。

西塔琴的魅力

  西塔琴与琵琶属同类乐器,但不同的是,西塔琴有20或21根琴弦。它的指板(按弦的位置)有16—18个可移动的环形金属品位,可用左手按弦奏旋律(琵琶按弦位置是固定的)。有4—7根持续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发出一个单音),在它下面还有11—13根金属共鸣弦,每根调成不同的音高,为的是在演奏旋律时,这些共鸣弦会产生振动,强化共鸣效果。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只用食指戴上金属指套拨奏。西塔尔琴常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印度北方古典音乐独奏或伴奏。印度古典音乐(Raga)里,西塔琴常与塔布拉鼓配对合作,西塔琴唱,塔布拉鼓和,如果碰到两位大师“一唱一和”,精彩绝伦,非常过瘾。

  西塔琴演奏家维拉雅汗(Vilayat Khan)曾是印度独立后在英国首演的印度音乐家,并首次向世界观众介绍了西塔琴。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 )进一步向西方介绍印度古典音乐,使西塔琴在更广泛的世界中为人了解。

  上世纪50年代起,西塔琴在全世界闻名,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披头士乐队专辑《橡胶灵魂》(1965)中的著名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西塔琴发挥了奇妙作用。滚石乐队的《涂鸦》(Paint It Black)也因运用了西塔琴而独具特色。

  今天,印度的西塔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家喜爱及运用。许多作曲家为西塔琴创作了大量作品,各种类型的流行乐、摇滚乐、世界音乐,乃至好莱坞的电影配乐里也常可以听到西塔琴声。李安导演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就可欣赏到西塔琴的魅力。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