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主页 > 二胡 > 二胡资讯 >

二胡大师陶培力

  二胡(拼音:Erhu)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二胡大师陶培力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据《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提供资料:宋代是外来乐器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戏曲、曲艺的发展,民间乐器随着“勾栏”“瓦舍”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的伴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马尾胡琴(又称二弦琴),经与前朝留下的嵇琴、轧筝融合,创制出新颖的胡琴。这一乐器充分标志中国弓弦乐器走向成熟。

  后来,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潮剧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说唱用的四胡,川剧用的盖板子,河南越调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侗戏用的牛腿琴,壮剧用的马骨琴,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所以,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它的得名远远晚于胡琴。所以

  中胡是在二胡基础上改制的一种乐器,是中音二胡的简称。所有二胡上的演奏技巧都适宜中胡演奏。它仍属于灵敏性较弱的乐器。它最善于演奏一些抒展、辽阔的歌唱性旋律,和声长音与不很复杂的音型,较少演奏快速的华彩性旋律。

  中胡,“中音二胡”的简称。中胡由二胡改革而成,琴杆比二胡的长,琴弦比二胡弦粗。中胡是民乐队中重要的二胡族的中音乐器,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琴筒较二胡大,琴杆比二胡稍长,琴弦比二胡弦粗,音色浑厚。是民族管弦乐队不可缺少的乐器,常担负中音声部的演奏,亦可独奏或参加重奏。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就创制了一种中音拉弦乐器——弓胡,它是仿中国古代乐器提琴的形制,采用了像二胡那样的悬弦拉奏方法,但未能流传下来。与此同时,中国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周荣庭(1907——1975)先生,他拜江南丝竹名师周少梅为师,悉心学习二胡和琵琶演奏,并参加了由著名民族音乐家项学臣、姜守良组织成立的吴平国乐团。此间,为加强中音部音乐的表现力,他在二胡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中音拉弦乐器——今日的中胡。中胡的形式、构造和二胡相同,只是各部件都较二胡大,定弦比二胡低四度或五度,音色诨厚,常用于合奏、伴奏或独奏,是民族乐队中的中音乐器,以弥补高低音之间的空隙,使整个乐队声音丰满。

  经改革的中胡有扁圆筒中胡和对称扁八方筒中胡。它们在民族乐队中,可与筒形相同的高胡、二胡一起使用。以前的中胡仅适于合奏、伴奏,随着时间推移,制成的扩音筒中胡,放长了琴筒,并将琴筒的后口制成喇叭形,才使中胡成为一件能够独奏的乐器。较著名的中胡独奏曲有《草原上》、《苏武》等。

  结构与二胡相同,形制稍大。琴杆长86厘米,琴头多雕龙头或呈弯月形。琴筒较大,多为圆形,长15、前口外径10.5厘米,蒙蟒皮,后口置音窗,也有前八方后圆筒或扩音筒中胡。琴筒较大,琴杆较长。

  它在花色上有龙头中胡和弯脖中胡两种。琴筒多为圆形,也有前口是八方形、后口是圆形的,还有扩音筒中胡。琴筒所蒙振动膜为蟒皮,应选用中鳞、厚薄适合的为宜,反之则会影响发音的灵敏度和音响厚度。琴弦使用丝弦时,外弦用中弦,里弦用老弦。多用钢丝弦。

  钢丝弦。琴弓长75厘米。20世纪70年代改革制成扁圆形、扁八方形琴筒中胡。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和乐队合奏或越剧伴奏,也用于独奏。

  在乐队中,中胡主要起衬托作用,以调整音色和加强音量。它是结合高、低音乐器以及弦乐器与管乐器之间的桥梁,使整个乐队的声音丰满、雄厚。此外,在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乐种和越剧音乐伴奏中,中胡也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在民族乐队中属中音乐器,使乐队音响丰满、浑厚。有着温厚、饱满的音色性质。

  陶培力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四川省二胡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习琴期间,先后从师于谭明才、肖前勇、车向前、蒋才如、李秀琪、王国潼、侯胜虎等二胡大师。

  陶培力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四川省二胡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习琴期间,先后从师于谭明才、肖前勇、车向前、蒋才如、李秀琪、王国潼、侯胜虎等二胡大师。陶培力的演奏质朴感人,专业人士和广大听众赞誉“他的音乐来自心灵”,有着“从天上飘来的音乐”之美誉,被称为亚洲最煽情的二胡演奏家。他的演奏一弓一弦,拙朴若诗;一诉一曲,情意真挚。寄寓着古老东方文化的内敛纯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坚韧绵长。

  近年来先后录制了《扎西德勒》、《雪域情弓》、《藏羌歌庄》、《千愁记旧情》、《金手指》等十几张发烧光碟,被称为四川的“录音专业户”。他为中国藏族音乐作出了特殊贡献,先后录制了近五千首藏族音乐,近年所有的著名藏族歌手录制的专辑几乎都有他拉的二胡、弦胡、中胡、板胡配乐,被藏族朋友誉为“穿着汉族服装的藏族演奏家”。在中国音像市场所发行的发烧碟中,他担任的二胡独奏、伴奏、合奏等,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曾经为多部影视剧配乐,其中有《西藏风云》、《王宝长外传》、《尘埃落定》、《灯》等;他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为香港城市现代舞团所演出的大型舞剧《尘埃落定》配乐,受到好评;去年他参与录制的发烧碟《官方乐典》获得美国DTS协会颁发的DTS大奖;国务院新闻办出版的国宾礼品CD光碟收录了他演奏的5首乐曲。

  陶培力曾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特别是受二胡大师于红梅之邀,在2010年自贡政府为她举办的独奏音乐会上,作为演出嘉宾与她同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