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弦戏有着唐代长安大曲(今又称西安古乐)的基因,是由其传播、演绎、发展而来的。
大弦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流传于豫东、鲁西、冀南和晋东。河南的滑县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有了大弦戏剧团。《濮阳县志》等史籍(此县已改市)曰:该剧至少在宋代即已存在,元代趋于成熟,明初到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清中叶,仅汴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大的班社就有18个,分“礼”、“敬”、“旺”三门。后来,“礼”门去了鲁西,“敬”门到了临近的滑县,而“旺”门则去向不明。“敬”门流入滑县后与“公兴班”合并,清光绪年间,易名“大兴班”。1948年,被冀鲁豫边区政府命名为“民众剧社”,归当时的平原省管理。1952年移交滑县,并命名为“滑县大弦戏剧团”。1960年濮阳县大弦剧团撤销,与滑县的大弦戏剧团合并。1969年与滑县豫剧团合并,大弦戏从此绝迹。1979年恢复建制。
据濮阳大弦戏剧团老一代演员说,他们剧团为“天下第一团”(全国就此一家大弦剧团)。这个剧种是由祖传下来的唐宋大曲演化而来的,有着“皇家血统”。之所以谓“大”,是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所创,故而又被称为御戏,因为是大唐宫廷中的音乐,因此,濮阳市大弦戏剧团被称为“唐代最后的宫廷戏班”。此剧古雅、大气,节奏虽然缓慢,但还舒展、欢畅。曾是帝王亲创,又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才冠以“大”字打头。唱这戏的演员地位高,其他剧种的演员要尊称他们为师傅。无论到何地演出,观众要隆重相迎,而且在这些演员面前,不许说狂话、脏话。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濮阳市大弦戏的。文曰:旧社会,在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南古镇朱仙镇,对唱戏的一般都歧视,但惟独对大弦戏的演员高眼相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弦戏剧团应邀到这里演出,老百姓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们,人们奔走相告:“御戏来了!”、“贵戏来了!”煞戏后,老百姓还争先恐后地请演员到家里吃饭、住宿,都想沾一点尊贵之气。
百姓如此善待大弦戏,主要是受了大弦戏团队的戏规戏俗的影响。在过去,大弦戏的演员一直尊奉老郎神(李隆基),并且在四十多年前,这里还保留有“老郎庙”、“唐王庙”,祭祀唐玄宗为戏视之神。每逢过年过节、拜师收徒、起戏封厢、奖赏惩罚等重大活动,剧社必须先拜老郎神。出外演出,先将老郎神像抬上台,在舞台对面安放其神位。他们自称是梨园戏正宗,从不上门卖唱,以示不辱玄宗圣明。在豫东、豫北,每逢有庙会,会首必带香火去请大弦戏;若有几家剧种同台演出,别的剧种必须在大弦戏开锣后方能开演。李隆基当年主要扮演过丑角,所以丑角在大弦戏中的地位最高。演出时,其他角色必各居其位,而丑角可随意走动;丑角不掂勺,伙房就不能开饭。这种戏规戏风,也被各地的其他剧种所接受。
年过7旬的老艺人戴建平为大弦戏古曲牌的第七代传人,他在演示唐宋古曲时,自己手击节拍,唱了《驻云飞》:“春日融和,百鸟衔柴垒旧窝,桃花儿杏花儿都开破,银蜂儿来往过,读书人受折磨,高点银灯把文章都看过,脱去蓝衫换紫罗……”一听就给人以词曲优雅、韵味悠长、柔情似水、亲和融人之感。河南电视台有一戏曲栏目,时不时地展示一下大弦戏的唱腔,细心品味,觉得其风格与唐宋大曲有许多相似之处。正如濮阳民谚曰:“大弦戏,走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这里所说的小笛子,即大弦戏的主奏乐器锡笛,有理由相信,这种悠长雅韵之极的美好享受,完全是唐宋古曲赋予的,唐宋大曲是大弦戏的主导声腔,他们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唐宋大曲音乐结构复杂,曲调细腻,唱腔悠扬,扮相俊美。并以演奏为主,演唱为辅。开始是极长的散曲,即节奏自由的散板,作为乐器独奏合奏的内容。唐宋大曲有歌有舞,不歌不舞,歌舞结合,歌出雅韵,舞出彩美。整个曲调是从缓慢到中速,最后到较快结束的。#p#分页标题#e#
在大弦戏的剧目中,唐宋大曲原汁原味保存到今天的有60多个,其中有套曲、散曲。主体是五大套曲,即:一、《海里花》《江头金桂》;二、《高黄莺》《塌黄莺》;三、《驻云飞》《驻马听》;四、《懒画眉》《懒画杆》;五、《二反》《皂角》。其分为4个调,如《驻云飞》《驻马听》,即D调套曲。散曲有《山坡羊》《步步娇》等。
唐宋大曲是怎么传到民间,传入中原的?恐怕难以考究了,因为翻阅不少史书,毫无记载。笔者猜想有两种可能:其一、新旧唐书《礼乐志》《音乐志》均载,唐玄宗酷爱音乐,特喜横笛。当年,他在长安、洛阳均设教坊,分4类:一是供帝王宫廷取乐的宫伎;二是供官府遣乐的官伎;三是供军中享乐的营伎;四是在贵族文人家中供私人娱乐的家伎。这四种伎艺演法大同小异,只是技能水平有别,好的官伎、营伎会选到宫中当宫伎。相反,年老色衰的也会流落为官伎、营伎、家伎,甚至到民间。其二,朝代更替或战乱,这种宫廷大曲自然流传到了民间。有人认为,安史之乱期间,一些宫廷大曲就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这样,大弦戏就会得以嫡传。当然,是从洛阳的宫伎中流传出来的,还是从长安宫伎中流传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笔者惑然的是,西安的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上也说,长安古乐脱胎于唐代燕(宴)乐,后融入宫廷饮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西安周边的长安、周至、蓝田。明清时,西安附近的乐社多达二十余家。可惜的是,现在能坚持活动的仅4家:即西安的东仓、西仓和周至集贤镇及长安何家营的乐社。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西安古乐实际可以看成是唐代宫廷法曲的直接遗存。”那么,河南省濮阳大弦戏与陕西省西安市的古乐,都说自己是正宗唐大曲的“血缘嫡传”或“直接遗存”,但是,他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以愚人之见,两地的古曲都是唐代古乐的延续和发展,但都不是全部,而只是某些套曲或散曲的一部分。此乃一孔之见,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