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民乐的尴尬

    相对于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主旋律垃圾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处境是最惨的。流行音乐有着巨大的听众群和商业价值,摇滚音乐有着铁杆的疯狂乐迷,西方古典音乐在这个崇洋媚外的时代被奉为了音乐的至尊,主旋律垃圾音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民族音乐缺乏必要的生存土壤,只能以它并不擅长的“交响”的方式被拿到外国的音乐厅里,被那些大胡子们像看耍猴似的观赏。
     对民族音乐的误解是多层面的。有的人只听流行音乐,这在快节奏的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往往把民乐当作腐朽的老掉牙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这就有点悲哀了。有的人只听摇滚音乐,把个性、另类、逃避、反抗当作音乐的真谛,而把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都想象成浅薄、俗气的垃圾,这其实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无知。有的人把西方古典音乐奉为圭臬,想当然地或者习惯性地认为五声音阶是腐朽落后的东西,七声音阶才是科学的、完美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这是典型的乔治?张的作派。至于那些“欣赏”主旋律音乐的人,不说也罢,说太多了实在浪费笔墨。
     那么民乐的尴尬和对民乐的误解究竟源自何处?从根本上来说,恐怕还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断代;从实际操作上来说,也是因为教育制度的极度不合理。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中国传统音乐的失落是由于西方的文化侵略,对此实在不敢苟同。那篇文章的作者所说的情况在少数地区(如上海)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传统文化的失落更多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否则20世纪那些曾留学欧美的大师,像钱钟书、陈寅恪等人,为什么却在“顽固”地坚持国学?对于民乐的颓势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审美样式的多元化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民乐中可以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的部分(如京剧等)被挤压到了边缘地带,另一方面,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中国的古典音乐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文人的喜好和整理,但是教育制度的变更使得“文人”缩水成了“作家”,文人变得纯粹了,文人的智慧被提纯了,不能再作为古典音乐的溶剂而存在,于是清角之音几乎已变成了绝响。我们民族本不是一个缺乏艺术细胞的民族(我特讨厌有人老说别的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难道汉族就不能歌善舞么),但是客观地说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民族现在的总体艺术素质是处于下游的,甚至还远不如前清,至少前清有很多人懂戏,还有一大堆被新文化斗士们骂得狗血喷头的老名士。
     当然,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传承方式的改变不一定就会中断传承,但我们现在的传承方式实在是糟糕透了。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艺术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学校里艺术教育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就算在现代的社会,确实不能把艺术教育放在和数理化同等的地位上(这只是一个退一步的说法,不代表我的意见),可是我们把艺术和体育做一下对比就可以发现,现在的教育对艺术太不公平了: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要上体育课,一直要上到大学毕业,基本上没有别的任课老师占用体育课的现象,而且体育课还经常会考试(大学里的体育达标尤其惨无人道);反观艺术类课程,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就是敷衍了事,很多教艺术课的老师根本就不是学艺术的,只是领着大家上自习而已,艺术课不须考试,学生应付差事,老师也乐得糊涂,功课紧的时候干脆就被别的课程给置换掉了。教育界的整体氛围也影响了专业的艺术教育,我个人以为,现在的艺术生、特长生体制远远比不上过去的瓦肆、作坊和科班,过去的体制虽然很有些封建的、不人道的因素在内,但对艺术的传承绝对是严谨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但今天呢,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学一点艺术,但目的只是想获得挤进重点中学和大学的敲门砖,门敲开了,砖还要他作甚?而与此同时,由于商业力量的操作。在专业搞艺术的人(不妨用“娱乐圈”这个词来代替)中,很多都只是被造星运动捧起来的帅哥靓妹(或者丑得有个性也可以),摆POSE、造八卦、走光什么的还算专业,但是和艺术就不太沾边了。受此风气影响,专业艺术院校的校风和学风也已经无法和正规院校相比,而且这些学校的生源是有问题的,这个大家都明白。本来就没有一个好环境,偏偏中国的艺术教育又十分西化,结果民族音乐的传承空间就无奈被压缩到纳米级别了,这是民族音乐遭遇尴尬的内在原因。#p#分页标题#e#
     单挑和群殴
     这是个煞风景的比喻,不过我觉得还算形象。
     中国的文人音乐是单挑的音乐,好比两个侠客在竹林中各执长剑翩翩起舞,身姿曼妙,有天人合一的意境。西方的音乐厅音乐则是群殴的音乐,讲究好看,讲究热闹,讲究多人齐上,讲究菜刀、板砖、檩条、自行车零件等凶器的花样翻新。当然,这也不尽然,只是一个简陋的概括而已。
     我的意思是,相比于西方音乐,中国的音乐更个人化一些。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时候,有抚弦人却并无听琴人,有吹管者却并无听箫者,这种音乐是送给自己的。然而西洋音乐不是,音乐家若是一个人在演奏,那肯定是在练习,而不是在自我陶醉(当然有这种成份,但不是主流)。中国的音乐更讲究内在的涵养,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的民族音乐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渐渐失势的缘由之一。
     找到了中国音乐的这个特质,我们就可以纠正一些创作方向上的问题。大概是因为人多的缘故,中国人做什么事都喜欢搞大场面,早年的样板戏和现在所谓的“民族交响乐”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捣鼓出的玩意儿。我知道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很多人对样板戏赞赏有加,当时在我眼里,样板戏从整体上来说是违反艺术原则的,生硬的架构和愚蠢的篡改破坏了京剧艺术独有的韵味,只是因为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的参与,才使得其中的一些片断成就了不朽。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而已。至于仿效西方音乐形式创作的那些大规模的民乐合奏,大多只是一些不伦不类的赝品,不是因为我们缺少创新的激情和技巧,而是因为我们对文化遗产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态度,同时也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行政命令使然——本来应该是作者对领导说“我写了什么什么”,可现在在很多情况下却是领导对作者说“你要给我写什么什么”,作者写不出、没法写或者不愿写,就只好用套用公式的办法来滥竽充数了。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注意到,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出色的独奏和小规模的合奏的民乐作品问世了,而正如前文所说,这种作品其实才是中国音乐的精髓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音乐的受众(也可以说是市场)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音乐的生产流程是这样的:原始、粗糙的民间小调→艺人采集并加工后的演出作品→文人整理的规范作品→传世名作。通过这样一个流程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文人整理后的规范作品,其直接的、短时间内受众应该只限于文人这个从人数上来说比较狭窄的圈子,而要把它再反馈给民间和社会,就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扩散它的影响,毕竟在古代,有知识的阶层和没有知识的阶层沟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现在就不同了,基础文化知识和应用性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而全民族的艺术修养却有减无增,知识分子只是在实际的社会运转上有高于普通民众的价值,在修养方面却拉不开距离,已经不能作为艺术的倡导者、约束者和规范者,而普通民众倒成了艺术风潮的真正引领者。这种引领有很大的紊乱性、随机性和投机性,直接造成了流行音乐的良莠不齐和传统音乐的门可罗雀。这不是民众的错,精英阶层和贵族精神的缺失是民族音乐沦丧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刨根问底,那最后还是要归到教育上,这不仅是艺术的悲哀,进一步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复兴的最致命的软肋。
     摒弃匠气
     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个头大的东西振动慢、频率低,反过来个头小的东西振动快、频率高,任何乐器都不会逃离这个法门。掌握了这个规律,加上勤学苦练,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乐器精准地把乐谱演奏出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匠才”。
     这种“匠才”是天才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灵感的升华就无从谈起。但是要是把基本功当作是音乐的全部,乐谱就会变成物理公式,音乐也会失去灵性,变成干燥的声波,无法打动人的心灵。前文已经提到了现今教育制度的一个弊端,即艺术教育成为了进入好学校的便捷法门,再加上对艺术生的考试大多以技巧上的精益求精为主,这就造成了在艺术教育中对于熟练的要求远远大于了对于理解的要求,艺术变得枯燥起来,很多人为了上重点中学和大学而痛苦地学习艺术,而一旦目的达到,就马上如释重负地把艺术忘掉了。就算没有忘掉,就算已经对艺术发生了兴趣,长期以来把钢琴当作车床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严重地扭曲了艺术思维,于是无论是创作还是演绎都变得生硬起来。#p#分页标题#e#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就是现在学艺术的学生普遍文化水平偏低,这大大地制约了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每年都办,每年都有人大骂那些在素质考试中出丑的考生,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界不肯在根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木匠不读书,他仍然可以是一个好木匠;一个铁匠不读书,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好铁匠;但是如果一个艺人不读书,他所创造的艺术就没有含金量。在中国,不仅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艺术与这些学科同样是不能分家的,更何况中国的民族音乐比西方音乐更强调个人的修养,缺乏文化底蕴的艺人很容易把艺术理解为木匠活或者铁匠活,也许他可以做到精雕细刻,但是塑料玫瑰是不可能散发出香气的。
     顺便说一下,其实所谓特长生的体制对于谁都没有好处。对于学生来说,在知道自己有把握拿到那几十分的特长分之后,学习可能就会松懈,同时自居“艺术家”的心理使很多人变得十分偏激,根本就看不起文化课的学习,以至于知识面变得十分狭窄。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很容易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