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伽倻琴在中国的改良与发展

  1978年底,随着朝鲜平壤艺术团的到来,人们见到朝鲜改制的伽倻琴,听到改制伽倻琴在管弦乐队伴奏下奏出的不失民族风格的优美动听的独奏。这次访问震动了当时中国的伽倻琴界。

  朝鲜改制的伽倻琴基本与延边改良的伽倻琴相同。如使用七声音阶调弦法、增加弦数、用钢琴调音棒进行调音、去掉梁尾(当时延边已去掉梁尾)等。所不同的是琴弦用类似于尼龙的材料制成。此后,延边艺术学校在国内仿朝鲜的伽倻琴弦生产出类似的合成尼龙弦。但这种弦在延边歌舞团与延边艺术学校使用后,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这种弦的音色虽然柔美,但由于余音比丝线编成的弦短,不适合演奏慢板乐曲和味道浓郁的散调音乐等。基于上述原因,不同质地的伽倻琴弦在延边被混用。一般在低音部、中音部用丝线编成的传统的弦,高音部用尼龙弦或钢丝尼龙弦(因丝线编成的弦较容易断),也有采用其它方式混用弦者和单纯用一种弦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与韩国的各种交往增多,伽倻琴音乐也得到交流。人们接触到古老的保留较完整的伽倻琴音乐,进一步了解伽倻琴历史及各种流派。延边伽倻琴界开始意识到继承传统的重要性,由金震先生亲自授课,专门培养伽倻琴传统演奏法的后继人才。

  此后,中国使用的伽倻琴形制多样,真可谓百花齐放。伽倻琴形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散调伽倻琴(主要用于演奏散调、盘索里等传统音乐)。另一类是改良的、去掉梁尾的,这一类的主要形制有:①钢丝尼龙弦、七声音阶、二十一弦伽倻琴;②混用弦、七声音阶、二十一弦伽倻琴;③钢丝尼龙弦、五声音阶、二十一弦伽倻琴。改良伽倻琴除了演奏本民族音乐外,还可演奏其它民族、其它国家的音乐。如:《瑶族舞曲》《浏阳河》《樱》等。

  从伽倻琴在中国的改良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伽倻琴在保持朝鲜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受到中华文化及传统乐器(如筝)的影响,使其在半个世纪中逐步得到了改良与完善,为继承朝鲜族传统文化和表现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做出了贡献。

  ①《三国史记》(原文篇),李炳焘校译,乙酉文化社,1982年第3版第317页。

  ②《大世界百科事典》,太极出版社(韩文版),1977年第2版第8卷第480页。

  ③《乐学规范》,成岘著,平壤市国立出版社,1956年版第24页。

  参考书目

  1.《东亚乐器考》[日]林谦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2版。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伽倻琴散调音乐》,金震、肖之著,《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

  4.《南朝鲜音乐小史》,简巧珍著,《中国音乐》1989年第3期。

  5.《伽倻琴音乐的历史研究》,南国洙、李莲福著,《艺术殿堂》1996年3—4期。

  作者:文红宣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