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
主页 > 长笛 > 长笛教程 >

长笛学习演奏的基本方法

  关于嘴的移动问题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 email 说到长笛发音的嘴型问题:吹奏时下唇不知不觉就往右移,但气息还在笛孔上,他的老师说这和牙齿有关。在此我想分以下几点谈谈:

  1. 长笛是所有木管乐器中对牙齿要求最低的,象双簧管就是对牙齿要求最高的(上下都有要求),单簧管其次(以下为主)。 长笛的要求为:牙齿不能倒爬(即下颚门齿不要在上腭门齿前), 犬齿不要太发达, 嘴唇不要太薄,尤其是上下唇的中部不要有突出部分。 至于牙齿的整齐程度应该说是要求不高,至少可以说大部分的人是合格的。

长笛学习演奏的基本方法

  2.口风歪的长笛演奏家也不是凤毛麟角,但是,要做到音程在发生大幅度的跳动时仍然能保证音色的统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教过一个女学生(初来时已学过半年多,而且口风是歪的),我极力想纠正她已无效了,后经过一段时间应该说她的中高音都发得不错,当音阶下行时低音也可以的,然而大幅度的音程跳动, 高低音之间的相互牵制就很厉害,而且这种现象并不是运气所造成的,因为她越到低音嘴歪得越厉害。幸好她是个管乐队员,似乎问题还不太突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初学时没有对着镜子练发音而造成的。而与牙齿的关系不是太大。

  3. 歪口风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音程大跳时的防止音色变坏。长笛大师莫依斯专门讲到过下颚在发音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说来,长笛到了低音区,口风会变得扁一些, 大一些,下颚也略往后收一些,吐音时的舌头也会靠后一些,歪口风如同样能做到这些要求, 应该说也能演奏出良好的声音。但是,歪口风要做到这些要求似乎困难要比正常口风要大得多,当然也不是不可能。

  在演奏乐器时的不知不觉是从有知有觉开始的, 应该说能控制的, 当然,如果这个习惯已根深蒂固了, 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我建议只要没有达到除此将无法正常发音的地步,应对此习惯于以慢慢纠正, 至少不能再加重。

  谈谈双吐

  从种种教本上说,双吐的吹法因为“tu,ku", 那只是理论上说的,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诀窍,特别是每个人有不同的先天条件,因而有所区别。同样,在吹奏不同的音域时,舌头的位置也有所区别。

  双吐的前一下,是使用舌尖完成,通常的位置为舌尖抵住门齿的根,那舌面就自然抵住了门齿的牙龈。不同的音乐标记舌头的位置又有所不同,如强音 , 舌尖会有所靠前,普通的顿音,舌尖略翘,保持音舌面略平,连线内的顿音舌头略靠后,念成类似 lu 音,随着音域的下降,舌尖后缩,到 G 音以下,舌头几乎不碰到门齿了。同样,后面的 ku 音也有类似情况。吹吐音时,很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嘴巴中,其实这不完善,应该将相当的注意力放在运气上,把吐字来练,也是练好吐音的一种重要方法。

  白居易的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尽管描写的是琵琶,但这种观念对与长笛的吐音同样合适。

  1_14922341017558.png

  所谓的音头,其实是个较复杂的问题,通常有强起,弱起,平起,强突弱等等,所有的这些,从根本上来说,均由呼出的气流控制,就好象小号高手吹高音不需要吐字一样。我国已故小号专家朱起东教授可不用手持小号,将小号用线吊起来,嘴巴凑上去演奏Bb2。这说明进入小号的气流的速度完全可以控制自如而摆脱手势的影响。

  我们练长笛也是这样。出气的力度要完全靠腹内的功夫,因此,练习气吐是非常必要的。当吹某些练习曲时,完全不用嘴的任何动作(更包括舌头),将所有的“T”音吹成“HU”音,这也是长笛学生的必要练习之一。这对于吐音而言,把声音收掉,不仅是舌头的事,更是运气的事。

  1_14922340952650.png

  音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听说过一个这方面的故事(我相信是真的)。有电子音乐专家将个种管弦乐器的长音录下来准备做音色库,偶然的一次,他将各种音色音头掐掉做成了多首同一内容的曲子,结果他的一位当指挥的好朋友根本无法辨别那首是用那种音色做的,因为听上去的差别并不大。

  我所说的长笛音头这里包括舌头移开(或弱起时候的喉咙打开)即起音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决定性因素是运气,当然也包括舌头,不过还是比不过气因为所发音的情绪是完全由气控制的:如表现喜,怒,哀,乐等。而音头又是每个音所必不可少的,正如常言所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之所以要练“HU”其目的在于演奏过程中排斥舌头因素,让气流出来时不要受到任何物理上的阻挡,从而更突出气流变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容易检验出气的质量和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说不借助于舌头用气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前面说的朱起东教授的小号发音也有类似的因素在内。

  1_14922340891136.png

  至于练习“GU”那是为了解决舌根的灵活性问题,从语音学来说我们要求使用发元音的方法练气流和音色,而不是用发辅音的方法。

  关于长笛的发音,除了运气以外,特别有讲究的是发出气流的角度。从整个嘴型来说您可看一下我发的法国大师拉瑞的讲话。综合来说,笛头插入的角度(吹口与按键),下腭的收缩程度,嘴唇气孔的形状和口腔的打开都有关系,因为前两者都会影响到气流冲向刀口的角度。

  刀口是长笛发音的最关键处,因为它与气流的磨擦才使笛子发出了声音。在磨擦的过程中,长笛会发出特有的丝丝声,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使气孔开的圆些,加上适当的“送出去”的气便会发出良好的音质,发音的过程中,要有一种发音送出去的感觉。

  开始的时候有条件一定要树立有一个好的概念,这最好是现场聆听一下大师或优秀演奏者的声音(因为再好的录音都会使声音走样),然后自己去体会如何发出好的音色。据我的教学经验,业余爱好者在初步入门后(约二到三年)还必须重新探索改进发音的方法,因为初学者是无法体会音色的细微变化。

  其实,在长笛技巧中,连音比吐音更难吹。因为连音的时候乐器是一直在发音的,对指法的同步要求更高,而吐音时乐器的大部分时间是不发音的,手指的缺陷并不那么容易暴露。

  吐音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下列问题:

  1、舌头吐在什么地方。 这跟各人的具体条件有关,但舌头越靠外,吐音效果越好,因为出气点到乐器发音点(刀口)之间的缓冲地带短了,但舌头的行程却变长了,因此其速度也就下来了。这就要求个人按自己的特点去探索最佳位置。

  2、发连音时要求口腔的容量更大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开喉腔),使气体缓冲区更大些,而使发音更平稳,但吐音的时候马上应该把口腔缩小,使气体的缓冲减小,以达到更快的响应速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工作状态要能很快的切换。

  3、吐字的质量,有相当大的一步份靠运气作支撑,所以因对此也要有充分的重视。

  4、最后的部分就是舌头的耐力,那是靠练习才能实现的,特别是长篇大论的吐字乐段更是对舌头耐力的考验。如果你开始的时候吐字还不错,后来变糟了,那明显的是耐力问题。

  据我的经验,单吐应能在不太长的乐句中达到 120拍/分,双吐在较长的乐句中应达到 180拍/分(以上均为每拍四个16分音符),随着音区的不同会有上下(特别是最低几个音的快速吐字是长笛一大忌,这几乎在所有的配器书中都提到)否则人们怎么会认为长笛是最灵活的乐器呢?

  长笛的运气确实较其他管乐器是难了些,其主要原因是费气,同时又有部份的气要吹出乐器外,所以长笛的运气直接会与音色有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个良好的发音方法,当你找到一个好的发音点时,其实也是一个最省气的方法,这就要求演奏者不断的摸索符合自己的发音点(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因为良好的发音方法也就意味着,吹入笛内和笛外的气之比例是个最好的。

  当然,平时(例睡觉前,或工间)练练扩胸也是个好主意,因为能加深呼吸。当然游泳和慢跑也是锻炼呼吸的好办法。其他一些与呼吸有关的措施你也都已熟悉了。

  1_14922340831112.png

  关于练习时间问题是个较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为这涉及到学习进度,学生的悟性(这点非常重要)和是否学过其他乐器(即使是喜欢唱歌也好)等问题。

  一般的说来,初学者宜短而多,例每天两次(或更多),每次半小时,随着程度的加深,要延长累计时间,据我的体会,如达到“卡门”(8-9级)这样的程度(当然是演奏的较完美),要保持它每天得花1-1.5小时,据我所知,大师级的演奏家每天至少4小时以上才不会使演奏水准下降。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