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与琴“空更”相对照的“充实”——雄厚高亢的中国传统美学品格

  琴和筝象征着中国传统音乐主流的两种美学品格,即“空灵”和“充实”。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空灵”,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写照,与“虚实”、“言意”、“形神”等审美范畴相联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古琴“空灵”的审美品格不同,筝的美学品格可用“充实”两字概括。此词源自“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的命题。所谓“充实”,即韩愈的“本深”、“形大”、“行峻”、“心醇”、“优游”(《韩昌黎文集答尉迟生书》):即司空图的“雄浑”、“劲健”、“豪放”、“精神”、“悲概”(《诗品》):就是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元好问的“刚健雄壮”《论诗三十首》):或者黄钺的“沉雄”、“圆浑”(《二十四画品》)等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这种“精力弥漫”(周济《宋四家词选》)的“充实”显而易见。它在生动、活泼、率直的民间艺术中得以发扬,进而也成为民间艺术的美学品格。

  在筝乐中,“充实”的美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气势”。筝弦长则音量足,筝弦设柱,多弹散音,其弦音明亮厚实。弹筝用义甲,与筝弦接触准确,弦音灵活,为筝乐之“气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例如《高山流水》就不失“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那种“气势”、那种“充实”之美,造就了筝乐“充实”的美学品格。第二就是“积实”。“积实”作为一种审美意识,首先就要求主体心灵的饱满而丰富:“积实”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所带来的美学品格就是“充实”。这种“充实”就是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的“精力弥漫”、“万感横集”。总之,无论是“气势”还是“积实”,体现在筝乐中就是那种从音响到情绪的饱满感。这些来自听觉的感受.在筝乐中处处存在。

  三、古筝艺术浓郁的民间特色

  筝起源于民间,成长在民间。东汉建都洛阳,北宋建都开封.秦筝随迁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有一首讲弹筝技术的诗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短短四句讲了左手和右手的重要的演奏技术问题。可以见出,在河南筝技的普及已经相当高。河南筝派的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后来,筝从伴奏的地位脱离而独立演奏。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易名为《高山流水》。《剪剪花》、《满舟》、《叠落》等筝曲,短小、清新、活泼,别具一格。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的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板头曲。

  《战国策.齐策》中讲:“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竿、击筑、弹筝”,其中的“弹筝”就是指齐筝.也即山东筝。现存的山东筝曲多和山东琴书、民间音乐有直接联系,曲子多为宫调式,以八大板编组而成。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琴书的前奏出现的琴曲,跟河南板头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橡《汉宫秋月》、《鸿雁捎书》等都是:在民间常常用套曲联奏的形式来表现多侧面的音乐形象,《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这四首小曲就是作为联缀演奏的套曲。五十年代曾被加上《高山流水》的大标题并在全国流行。另外,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凤翔歌》、《叠断桥》。多少年来,筝长期流传在民间,伴奏也好独奏也好,民间大舞台使给了筝以太多的营养,是筝从远古一直不间断地得以发展地支撑。民众的悲欢离合自然成为筝乐的主要表达内容,草根的命运和情感成为筝乐的情感归宿。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