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吉他
主页 > 电吉他 > 电吉他教程 >

《古典音乐400年》写给大家的西方音乐史

 

  上世纪80年代末,邵义强与台湾锦绣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套名为《古典音乐400年》的大型系列丛书,一经出版就轰动岛内,1991年丛书荣获了台湾出版业的 
最高奖金鼎奖,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了这套丛书,内地读者终于有缘一见。

  记得在我读音乐学院的时代,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天同或者全音版的音乐书,当时的学生恐怕对一个名字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他就是邵义强。一开始只觉得这三个方块汉字组合起来很好看,尤其是繁体字的“义”。后来就觉得这位邵老夫子实在是能写,从《宗教音乐精华》、《歌剧名作解说》到《国小音乐欣赏基本曲目》无所不包,老少咸宜、深入浅出,台湾的媒体报道说邵义强的音乐著作超过了100种,看来并非虚言。

  在西方,通史类的著作已经很多,其中就包括国内已经翻译过来的三本重要文献——格劳特、帕斯卡利的《西方音乐史》、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和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些煌煌巨著虽然高屋建瓴、资料翔实,但对于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还是过于艰深晦涩,如何写成一套雅俗共赏、突出实用性兼具学术性的著作来就成为了放在学界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古典音乐400年》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以音乐史重要断代为线索,用8卷16册、5400多页的巨大篇幅来介绍36位伟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不得不佩服出版者和编写者的大手笔。本书的作者邵义强先生是台湾成功大学音乐系的副教授,还曾经在神学院音乐系任教过近20年,早年为松竹、美声公司的引进版唱片写说明书,可以说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作家。

  在《红楼梦》里,宝哥哥对林妹妹说过一句话:“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不过,选好这“一瓢”水的功夫却是了得的很。如果可以将西方古典音乐来比喻为那“三千弱水”的话,那么如何从西方古典音乐浩如烟海的作曲家和作品中找出那最适合国人了解的“一瓢”来(这样说毫不夸张,据统计,光是歌剧从诞生之日至有名有姓的剧目就超过了4万部),恐怕是对作者水平的一种巨大考验了。

  不过,本书作者却表现出一份特别的聪敏,一看《古典音乐400年》这个题目就开宗明义,即把叙述重点放在了文艺复兴晚期开始,第一卷《巴洛克的巨匠》第一位人物就是蒙特威尔第。如此一来,就将复杂的中世纪音乐排除在外,因在文艺复兴以前,职业作曲家鲜有耳闻,大多是宗教人士。自文艺复兴之后,作曲家脱离了教堂进入宫廷,开始越来越多的世俗音乐创作,作曲家才真正成为一种职业,所以,丛书将源头定在1600年前后是一种聪明的办法。

  作为结尾的第八卷《现代乐派的大师》把肖斯塔科维奇作为叙述的终点,这一做法点了“古典音乐”的题,原因在于肖斯塔科维奇应当算做是20世纪最后一位在所谓“古典音乐”(广义上的欧洲传统音乐)领域卓有成就的作曲大师,虽然他的很多晚期作品已经背离了这一传统。从16世纪70年代蒙特威尔第开始音乐活动到20世纪7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去世停止创作,其间正好约400年时间。

  从结构和叙述方式上,《古典音乐四百年》与英国出版的《格罗夫》的系列单卷条目汇编有些相像,都是前有传记后有作品介绍。从整体上看,《古典音乐四百年》其实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巴洛克时期(第1卷)、第二部分为古典主义时期,重点在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第2卷)、第三部分为浪漫主义时期(第3-5卷)、第四部分是歌剧(第6卷)、第五部分民族乐派(第7卷)与第六部分现代乐派(第8卷)。在结构上这种安排十分清晰,线索感很强,而在叙述方式上,则充分体现了邵氏平实质朴又略带幽默的风格,生平部分资料详尽、叙述生动,有些部分可作小说观。而在每卷的别册部分,即作品介绍里却尽量做到重要作品不遗漏,解说上深入浅出,比如德彪西作品解说中,把清唱剧《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也收入其中,而这部德彪西的大型合唱作品在很多音乐欣赏类的书籍中都是从未提及的,可见作者选材的全面。

  本书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大量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甚至是很珍贵的历史图片,在如今这样一个读图至上的时代,在阅读生动的文字之余欣赏一番油画、雕塑与照片中的古典音乐,自然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