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他竹笛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著名浙派竹笛表演艺术家赵松庭
其实,把赵松庭先生划为浙派竹笛表演艺术家的说法,的确有些牵强附会。因为,这种划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赵松庭先生竹笛艺术的风格特征。通常,我们所说的南派、北派,其中的含义往往包含着对特定地域的特定民间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人物的抽象概括,而大众又习惯于按上述含义去对特定的风格流派加以理解。在这一点上,赵松庭先生恰恰是相反的。在他的艺术风格中,首要的特征,就是打破南派、北派的风格局限,兼收不同艺术特长为我所用的艺术风范。总体上,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没有看到仅仅是代表浙江民间音乐或特定区域音乐艺术风格的局限性。但是,如果说将赵松庭先生冠以浙派笛艺表演艺术家的目的只是在于强调说明他在竹笛表演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话,那也未尝不可,是可以理解的。
1924年,赵松庭出生于浙江东阳。九岁时,他开始学习二胡、竹笛、琵琶、三弦、唢呐等民间乐器。由于他具有超人的音乐天赋和勤奋好学的品格,在器乐的演奏技艺上长进很大,尤其是竹笛的演奏技艺更是如此。十四岁时,他就开始在业余剧团乐队中担任正吹,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首席。此时,赵先生已开始初步显露出他在竹笛演奏上的能力和才华。之后,他曾到浙江锦堂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回母校东阳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与多数竹笛表演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所不同的是,赵松庭先生走上专业的音乐表演之路,纯粹是出于对音乐艺术的无限热爱。因为他的家庭还算富足,绝不需要他为了生计的原因去搭班卖艺。因此,在他二十二岁时,他迫于父亲的强权,不得不放弃所钟爱的音乐,进入上海法学院去攻读法学学位。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产生着革命性的震动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赵松庭先生毅然放弃法律的学习,考入了文工团,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音乐艺术工作。期间,他不仅积极参加各种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而且,也不断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在短短的时间内,还初步掌握了多件西洋乐器以及有关作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
笛子独奏曲《早晨》是赵先生作曲实践的早期作品之一。该作品在中国第一届音乐周活动中首次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南方人的他,其处女作却是根据他在北方生活时的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一首乐曲。
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赵先生又上演了两首新作,一首是《婺江风光》(婺:音物),一首是《采茶忙》。这次演出,和往常一样,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音乐理论界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文汇报》上,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先生在《吹情》一文中,对他的演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作品是以器乐写心灵。
除上述作品外,赵先生还有许多脍炙人口、颇具影响的代表作。例如:用婺剧音乐改编的《二凡》和《三五七》,用昆曲音乐改编的《幽兰逢春》,用湖南民歌改编的《鹧鸪飞》等等。
在演奏技法方面,赵松庭先生主张技巧要为音乐的内容表现服务。他说“音乐技巧为表现内容服务,脱离内容表现的不能称为技巧;竹笛本身在不断发展,技巧也必须不断创新;技巧不论中、外、古、今、东、南、西、北,只要对内容表现有帮助,我们都要吸收”(薪卯君《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赵松庭》)。这也难怪他在其早期作品《早晨》中,就开始大量地使用了北派笛艺演奏技法中的剁音。
赵松庭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竹笛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辛勤的笛艺文化传播者。一方面,在他的教授下,许多学生成为中外有名的竹笛演奏家,使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他又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参加各种海内外演出实践活动,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他认为:“弘扬民族音乐,可不能像售货员坐在家里等人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去,送货上门。”他的这种“送货上门”的精神,体现了赵先生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
虽然,如前文所说,赵先生是在父亲的强迫下,十分不情愿地走进了上海法学院学习法律,但这段学习经历却使他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功底,对他一生的笛艺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教育和广博的见识,使他在艺术风格上敢于冲破南派、北派艺术风格的局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他在竹笛的考古发掘及科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
文革时期,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也受到了破坏性的冲击。此间,赵先生便一头扎进实验室里,潜心对竹笛的振动音频及受温度、湿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科学研究,获得了大量的计算、统计数据。提出了一整套竹笛制作理论,提高了竹笛制作的科技含量和竹笛的质量水平。
此外,他还参加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出土发掘工作,对该地出土的四只骨哨进行了考古研究,并认为,这是七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笛箫类乐器骨笛。赵先生还对传说中流行于我国汉唐时期的玉笛(玉石制笛)、雁笛(演奏时双手呈大雁飞翔状)进行了研究复制工作,其研制的玉笛已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受到好评。
由此可见,赵松庭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竹笛表演艺术家和传播者,还是一位博古通今、极具修养的竹笛文化学家。
2.中原流派的杰出代表孔建华
谈起中国竹笛艺术的流派,就常会听人说起“北有冯子存,南有陆春龄,中有孔建华”。的确,在孔建华的竹笛作品中,时常会感到黄河流域的传统音乐和长江流域的传统音乐这两大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存在,并且,这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总是被孔建华的作曲天才结合得天衣无缝、流畅自如。由于他对中国竹笛艺术的贡献,及其杰出的艺术才能,被人们誉为竹笛演奏艺术中原流派的杰出代表。
其实,只要了解孔建华生活经历的人,就会理解他在同一首作品中展现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做法。
1926年1 0月,孔建华出生于河南省中牟县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音乐世家的小康家庭。父亲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叔父是一位擅长吹笛弄箫的音乐爱好者。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自幼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演奏竹笛、风琴、板胡等乐器,同时,对河南地方戏剧也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并上台表演,积累了十分丰厚的中原音乐艺术素材。而地处长江之滨的都市武汉,却是孔建华的第二故乡。当他在荆楚大地巡回演出时,又接触到了大量的湖北地方音乐文化,并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孔先生来说,黄河与长江就好比是他的父亲和母亲,这两份亲情都是那样地难以割舍,因而备加珍惜。
孔建华的代表作之一《江河情》,就是他的那份亲情的真切体现。在这首作品中,河南豫剧音乐和湖北民歌同时成为作品的音乐素材,这两大不同素材在乐曲的结构中发挥着音乐主题的关键作用。不仅如此,他还别出心裁地将北派梆笛和南派曲笛绑在一起,交换吹奏,轮流地展现各自不同的音响色彩和音乐风格。
孔建华竹笛代表作品很多,且涉及到的创作素材范围很广,北至河南各种地方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南至湖北戏剧音乐、各地的民间音乐甚至江南丝竹音乐都是他常用的音乐创作素材。例如他的早期作品《故乡的回忆》,其音乐素材就来自河南豫剧中的“抬花轿”和“慢二八”;后期作品《黄鹤归来》一曲是以湖北汉剧音乐为主要素材,同时也采用了一些江南丝竹音乐;而笛子独奏曲《江汉平原好风光》则是以天沔花鼓等荆楚地方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等。除上述代表作外,他还有一些深受听众欢迎的笛子独奏曲,例如《沸腾的工地》、《小河淌水》、《月夜》等创作作品。
在音乐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上,他对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艺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大量收集整理,并把它们运用到他的创作作品中去。他曾多次说过万物离不开土壤,音乐艺术也同样需要扎根于人民之中,在群众中吸取营养。他这种重视民间艺术,注意收集民间音乐素材的做法,使他的音乐作品显得根基扎实,思路宽阔,得心应手。
正因为这样,孔建华的作品及他的演奏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强烈喜爱,同时也受到海内外听众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正好应验了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由于他在竹笛音乐艺术实践及理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卓越贡献,他被多次邀请参加中国艺术团,出访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取得巨大成功,被海外人士誉为“东方魔笛”。
孔建华先生在竹笛的演奏技法、竹笛本身的制作及竹笛的考古研究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在演奏技法方面,他不仅注意吸收南北各派的精华长处,同时也注意独立的发掘创新。例如,他把循环换气的演奏技法运用到竹笛的演奏之中,从而丰富了竹笛的音乐表现功能,扩展了竹笛的音乐表现空间。在竹笛的制作方面,也善于思考研究。例如,他创造性的在笛子上安装调音套管,使笛子随时可以对音准进行调整,克服了竹笛因气温变化导致音准难以控制的缺陷。在竹笛的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成就。例如,他曾参加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出土挖掘工作,对出土乐器“篪”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作为专业的竹笛演奏家,孔先生还十分重视竹笛表演艺术的教学和普及工作。曾撰写过竹笛演奏普及教材《笛子问答》,门下也收留过无数弟子,其中,有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外知名的竹笛演奏家和竹笛教育工作者。他在教学工作上辛勤耕耘,使竹笛艺术这一中华音乐文化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