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颗粒性保证的第三个要素:旋律性的快速进行
在快速乐曲中,如果是一味的在追求清晰,饱满,那么也就会造成整个曲子的没有颗粒性。好象是天空中繁星点点,正是因为有了月亮有了不同亮度不同大小的星星,夜晚的星空才会如此的漂亮。再比如,中国打击乐中的鼓类,在演奏的时候由如是一颗一颗滚落到地上的大小不一的核桃,大的声音大,小的一代而过。所以,在快速乐曲中一定要抓住这些能让整个乐曲稳定的“大核桃”。在一首乐曲中,首先把乐句划分清楚,在一个乐句中,我们要强调的音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站立音”,通常这些音在乐曲中起着稳定调性,推动前进的作用。又把这些音以外的音叫“经过音”,这些因为是为站立音服务的,是辅助站立音的。就象是一张捕鱼的大网,“纲”是能提的动网的,而其他的都是依靠“纲”的。在一首乐曲中,我们要要抓住这个纲,就象说话一样,朗诵家朗诵,之所以好听,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声音,而是因为他在每一句中都有强调的话和字,所以不管有多快,都能让人感到非常清晰。当然这是在每个音都清晰的情况下再这样演奏,如果没有达到每个音都清晰,那么怎么样抓住重要音都是没有颗粒性的。
其实二胡快速乐曲的颗粒性保证还有很多,下面我一一列举。
左手指力。(包括手指起落的高低)
右手的擦弦。(包括右手的擦弦点和左右手擦弦点的配合)
换把的无痕迹。(音与音之间的相对独立对颗粒性的体现也很重要)
换弦的无痕迹。(是右手擦弦点是否贴弦的重要因素之一)
跳把的准确性。(每一个带有修正过的音或者具有划音倾向的音都会造成没有颗粒性)
触弦点的准确性。(左手手指的每一次下指后的修改都是可以让触弦点和擦弦点移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