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主页 > 二胡 > 二胡百科 >

二胡制作技艺流程

 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苏州市民间工艺家     周健

      二胡,二弦胡琴的简称,又名南胡,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弓拉弦鸣乐器,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二胡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典范之作,在人们群众中广受欢迎。然而,二胡声乐虽美,但其制作技艺却极为复杂。作为二胡制作技艺人员,笔者将根据二十余年的制作经验,为大家讲述二胡的制作技艺流程。

     二胡的制作技艺主要通过手工完成。整个流程大致可以分为琴杆制作、琴筒制作、琴托制作、琴轸制作、琴轸与琴杆的安装、琴杆与琴筒的安装、蒙皮、音窗制作和整琴组合等九大程序。各个程序之间紧密相联,缺一不可。

     一、琴杆制作。琴杆长度一般为800毫米左右,共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下部为圆杆(椭圆、筋杆),中部为方杆,上部为圆杆。琴杆的制作程序包括直杆、刨琴杆、耪琴杆、划线打眼、琴头制作、制脚捎、制肩架、消除耪痕等。

    (一)直杆。直杆是将弯曲的琴杆材在炉火上加温烘透烘匀,边烘边撬直为止。此程序可反复几次,让琴杆材充分稳定,有利成品在使用中保持直度。(二)刨琴杆。将选好的琴杆材料按尺寸加上加工余量锯出毛坯,将琴杆毛坯两头刨平,形成较大一头为21mm,较小一头为18 mm的正方形科。然后在规定尺寸处划出上下肩架线,用平耪将两肩架之间耪成20.5mm见方、不打轸孔眼的两面制成略带有圆弧形的面,俗称“鲫鱼背”。(三)耪琴杆。该工序很是关键,经过耪的程序后,琴杆已经成型了。在耪琴杆时应以确定作琴头(大头)的一端为基准,向下量至225 mm处即为下肩架线,上肩架线定在70 mm处。目前流行的琴杆款式为椭圆径杆,即在椭圆的基础上,将琴杆正面(轸孔小眼)耪出一条约为4mm的平面,平面两侧耪出斜面与琴杆后面椭圆自然结合。

    

图1:耪琴杆

   (四)划线打眼。即在琴杆距平头(琴杆上端)110 mm和185 mm处,分别划出琴轸眼的中心线。两琴轸眼中心相距为75 mm,以锥形钻头分别打两个琴轸眼,然后再用通条烙眼。因琴轸有1:12的锥度,且一端粗,一端细,因此烙眼通条可用直径1.5厘米的铁棍制作,烙眼的部位要作成1:12的锥度,也就是在2厘米的长度内,细端直径为10毫米,粗端直径为12毫米,这样的琴轸角度设计有利琴弦的固定,琴轸越往前就越紧。(五)琴头制作。以月弯头为例,月弯头是采用乳白色材料或牛骨头片,中间镶嵌红、白镶片,红镶片选用红木,白镶片选用牛骨构成三色镶片,并截成斜面与琴杆胶合而成。琴头与琴杆胶合时须将胶合面在炉火上烘热均匀地涂上胶剂,趁胶热时对准两个胶合面,使镶头、月弯头、琴杆三者成一条直线,待胶合牢固后再加工琴头。如需制作龙头、回纹头等,就必须粘上足够可雕刻的料,等胶干后就可以进行雕刻了。(六)制脚捎。脚捎装配在琴筒的方眼内,方眼那段为方形锥型与琴筒方眼的角度一致,有利牢固琴筒;末端是略带锥型的圆柱,用于安装琴托。脚捎起到的作用很大,固定琴杆和琴筒的安装角度、牢固琴筒与琴杆的结合部位,同时也牢固琴托。

   

图2:月弯头毛胚、弯头整形

   (七)制作肩架。即用鸡毛锉、圆木刃锉打磨出对称的肩架圆弧。要求各弧线及弧面衔接自然,无波浪痕。肩架的制作是一个细节的展示,线条的清晰、弧线的优美会提升琴杆整体的美观度。(八)消除耪痕。即用平齿锉将琴杆上面的耪痕去掉,使之表面圆整、光滑、匀称。这是琴杆制作中的最后一个程序,是整体定型的一个关键工序,琴杆整体造型优美与否,也是通过这道工序体现出来的。

   

图3:琴杆划线打眼、琴杆肩架修整

    二、琴筒制作。琴筒制作要经过制板和堆筒、打凹、起线和平口等程序。

   (一)制板和堆筒。二胡琴筒形状以六方形居多,以六角琴筒为例:六块板在长短、宽窄和厚薄上要求是一致的。每块板长131毫米,前口外边宽度为51.9毫米,前口内边宽41.6毫米,后口外边宽46.2毫米,后口内边宽35.8毫米,厚度均为9毫米。这样六块板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正六方形,其每块板两边所刨成的角度均为60度。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将木材锯成10毫米厚的板料,板的宽度为琴筒的长度。这样,琴筒的六块板就同取材于一块木料上,木材的纹理,密度也一致,六块板的质量也相同,六块板取料的宽度,应大于前口外边宽度,这就防止在加工中尺寸不足。琴筒的六块板按规格尺寸加工,其关键部位是刨削板的角度,一定要达到60度,否则拼粘后就不成六方形。刨板的角度要使用大的(约一尺半)木工刨子,这样缝隙才能严密。琴筒胶合时,鱼鳔要涂匀,用绳捆扎紧固,必须注意琴筒一定要方正,然后放在微火上烘烤,使胶液融化,粘合才牢固。此外,琴筒也有八方形和圆形的。八方形的筒板角度为45度,圆形琴筒是先堆成八方形,然后再做圆。

图4:拼合后待干的琴筒毛坯

    (二)打凹。琴筒胶好后,要在中部锉出凹形(俗称打凹),可先用肩铲铲出筒凹或用大尖木锉出凹来,然后用半圆光锉将表面锉光,用砂布打磨光滑。(三)起线。筒后口的起线,可先用铅笔划出标记,然后用小锯开出。琴筒里面如果不平,可用开齿锉(也称马牙锉,系用板钢锉退火后制成)锉平锉光。

    

图5:二胡起凹、凹面修整

圆筒二胡(或称高胡)要将琴筒车圆,筒后口车上三条阔狭线(称起线),并在筒前中部车出长凹形(亦即打凹),最后将筒内径车圆磨平。(四)平口。筒前口是蒙皮膜的部位,对发音有密切的关系。筒前口要平,不平会使皮膜蒙上不平,同时要锉去各边的硬棱,以免损坏皮膜。

 

图6:琴筒前口修整-平口

    三、琴托制作。琴托由3块板头拼合而成,在左右侧以及琴托底粘小长木条(傍板),待胶干后再进行造型处理,琴托的造型根据琴筒的造型而延伸出来,外形制作与琴筒相似。琴托有利与二胡重心的稳定,通常现在琴托都加以铅或铁块,重心的稳定有利二胡在演奏时上下把位换位的稳定。

 

图7:琴托毛胚、成型后的琴托

    四、琴轸制作。将选好的材料锯成小段,经修圆后粗端旋成粗坯,细端旋成1:12的锥度,然后粗端按照直瓣形刻出或铣出瓣纹再用小尖光木锉逐瓣清沟。最后进行磨光而成。

    

图8:琴轸清沟与整形

    五、琴轸与琴杆的安装。琴轸的锥度一定要和琴杆轴孔的锥度相配合,上下琴轸要在同一条线上,轸眼与琴轸处要紧密结合才能使琴轸不打滑,二胡在使用中琴弦不会松,这在演奏中是极其关键的。

图9:琴轸与琴杆的安装

   六、琴杆与琴筒的安装。二胡各大部件都完成后,便是二胡木壳整体的安装,首先在琴筒上,以距前口边缘(振动膜在内)37毫米至38毫米处为圆心钻上下孔,下孔钻好后烙方,琴筒上口俗称“马眼”,根据不同琴杆的粗细,修整琴筒上“马眼”和琴筒底下方眼的尺寸大小,按上琴杆必须严紧。洞口形状与琴杆截面形状一致。

    

图10:琴筒“马眼”修整、二胡整体安装

    七、蒙皮。二胡木壳制作完工后,接下来就是另一个关键步骤——鞔皮。二胡的蒙皮方法和京胡完全相同,皮子的大小一定要留够缝小竹棍的余量,首先将剪裁好的蟒皮或蛇皮放在冷水中泡软、泡透,泡的时间要根据皮膜厚薄来确定,但不能泡的过久,否则会把皮子泡糟而失去使用价值。皮泡好后,将里面的油、肉刮净,使皮面均匀,皮面水分略干后再蒙。蒙皮前,要在筒前口四周和端面涂上胶水,胶要抹匀,才能把皮膜粘住。蒙皮所用的小竹棍要比蒙京胡的长而略粗些,所用的两块八方形木板,也要比琴筒大些。蒙皮时,要一边砸楔子,一边用烧热的烙铁或铁片,烫蒙皮的涂胶部位,使皮膜完全绷紧,但砸时应注意用力要均匀,以免用力过大而形成脱寨(脱寨就是在皮边上缝的小竹棍掉下)使局部的皮膜绷不紧。

    

图11:鞔皮过程中上绳与定音

按照琴皮至琴筒方向1.5cm的距离,将多余的琴皮切除,在切皮锯缝中敲上赛璐璐条子,贴上二胡包角(琴弓马尾与琴皮摩擦之处),起到保护琴皮的作用同时也有美观作用,通常贴上赛璐璐仿玳瑁1mm厚的薄片,待干后再根据二胡鞔皮口那段的造型锉出形状来。

 

图12:二胡包角整形

    八、音窗制作。琴筒音窗的制作,是将选好的料刨光后,上面贴好黄杨木,把各种花样的音窗图样贴在木板上,用钢丝拉锯将图案拉出,拉出后再对正面线条进行扦刻,使表面的黄杨透出,扦刻后的线条立体感强,再经砂纸磨光后即成。

  

图13:拉花板与扦刻

音窗四周的边不要过宽,过宽会导致发音沉闷。音窗上的纹饰要大些,雕的空隙也应大些。独奏用二胡的音宙空隙宜密,合奏用的二胡音宙空隙宜疏,一般应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空隙为宜,纹饰应美观。琴筒后口如不加音窗,则音响大而发空,加音窗也是为了让二胡发音更加美妙。

    九、整琴组合。二胡结束鞔皮过程后,整琴需要漆工的打磨和抛光,最后再次将各部件组装起来,一把成品二胡就呈现在眼前了。完工的二胡搭配好琴弦、琴马和琴弓,调试后就成为一把能演奏出优美声音的二胡了。

经历了以上九大程序,二胡制作技艺才算是相对完整的。2008年,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中的代表,二胡制作技艺理应在社会层面普及和宣传。笔者所述难以尽善尽美,还望读者指正校准。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