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盛中国:青少年音乐教育莫入误区
放寒假了,可孩子们并没有轻松起来,家长们把他们送到各种培训班,器乐、钢琴等成为家长们的首选。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都能成长为“音乐家”、“钢琴家”吗?面对青少年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深表忧虑,请听听他在扬州大学所作的一场题为“艺术与人生”的报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许能从中得出些启迪吧。
盛中国很坦率地说,现在学音乐、乐器的孩子,95%以上以后不会专职从事音乐,成为音乐家的更是寥寥无几。他认为,一个艺术家的诞生,有多种因素。首先必须要有极高的天赋,没有天赋是很难进入其中的;其次要有“明”师的专门指教,所谓的“名师”应该还要他是“明师”才行,否则会误了孩子;此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比什么都重要。他认为,现在的父母让孩子学音乐没有站在培养的角度,更多的是一种功利心理在作怪。
盛中国明确表示不赞同乐器考级。盛中国介绍说,乐器考级是从香港传入内地的,本来是检查学生学习音乐进度的。但是,后来这种考级越来越变味了。有了考级这个东西,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产生了攀比的虚荣心。有的家长贪图虚荣,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结果孩子负担太重,本应有的快乐童年也弄丢了。还有的为考级弄虚作假,少数主管考级的人则借此敛财赚钱,败坏了社会风气。这样,最终遭殃的还是孩子,他们学了不好的风气,品德受到影响,将来反而不会好好做人。
盛中国强调说,家长务必明确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学琴,主要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乐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此,从造就人的目的出发,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乃至绘画等才艺,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不必贪多求高;学小提琴的,只要扎扎实实学几首曲子就行了,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很轻松,不会有负担。多数孩子学琴还是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说孩子不喜欢做基本功,那就让孩子多拉些练习曲,让孩子觉得有趣。盛中国说,我还是那句老话: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