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
主页 > 钢琴 > 钢琴名家 >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Brendel)生平代表作品,主要成就与艺术特点,照片及个人简介

  “情感必须长存于音乐家的心中,”布伦德尔在1970年撰写的散文中曾经提到这一点。根据启蒙时期的美学观点,贝多芬成功的创作出兼融感官与理性、情感与思考力的音乐艺术;布伦德尔则深深被这种并容心理与外在型式的艺术所吸引。他不断提倡鼓吹贝多芬一些被误解的杰作(如:第十六、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以他独特的心理学诠释观点受到重视。

  贝多芬《萨利耶里主题与十段变奏》结合了精巧的音色控制,平静的音型、清晰的结构与鲜明的特色,当然还有年轻贝多芬少不了的即兴成份。《狄亚贝里》主题变奏的最高成就在于描绘出广达三十三种不同性格的变奏,布伦德尔形容这首作品是“所有钢琴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在这首似乎无穷无尽、特色各有不同的变奏曲中,布伦德尔诠释夸张的壮丽(第一段)、狂热的妄想(第九、十与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二十八段)、幽默(第十五、二十五段等)、怪诞的夸大(第二十一段)与神秘的本质(第二十段)等多样色彩。 诠释贝多芬富含戏剧性的不朽作品时,布伦德尔就像站在高处综观整部作品,所有手法、细节似乎都经过事先规画与安排。在此前提下,布伦德尔弹出具有圆舞曲风格的狄亚贝里主题,主题也预示接下来的三十三段音乐都是依据它发展。最后一段变奏是以小步舞曲写成,或许这是根据狄亚贝里旋律写出最优雅细致的变奏乐段,带有莫扎特与洛可可时期的风格。在布伦德尔最近录制的《狄亚贝里》主题变奏里,他把这段变奏的特色推向极致。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