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砺 参 考
摩尼天虹
(一)
注:所谓《磨砺参考》,提供参考而已,并非标准。
学琴者,每个人的先天资质都不相同,这是客观存在。承认这种差异,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付出有效的努力才是重要的。
不要因自己强于他人而自傲。也不要因自己弱于他人而自卑。强于他人不等于永远强于他人。弱于他人也不等于永远弱于他人。一切都在随着各人的努力而改变。把自己的身心,投入琴之世界就是了。
千万不要把人看死,不管是看自己,还是看他人。强于他人的人如果停止有效地努力,最终将弱于他人。弱于他人的人如果不断而有效地努力,最终将强于他人。学琴如此,一切如此。
先天好却不成功的人有的是。回顾自己的周围,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不能躺在先天资质的底子上“睡大觉”。
先天欠佳却很成功的人也有的是。爱迪生曾因太笨被迫退学,可后来却得到了很大成就。琴人也是如此。资料说刘少椿先生的资质并不高,但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人是否成功,后天努力起决定作用。科学证明,人的智商对其一生的成功只起到20%的作用;而人的情商却起到了80%的作用。而一个人的情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如理精进不息,才是成功之道。这是学琴的人理应知道的。先天资质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一生,除非自己想让它决定。所以,一个琴人的成功,还是要靠如理地精进。精是专一。进是不断。
(二)
“我好,你也好。”这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
自信、进取而又公平。学琴需要这种心理态度。
“我好,你不好。”这是傲慢的心理。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是好的,别人就一定是不好的。好事归自己,责任给他人。这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琴宜忌之。
“我不好,你好。”这是自卑的心理。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却见不到自己的优点。经常用自己的短处,去比他人的长处,于是成为自卑的人。这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琴宜忌之。
“我不好,你也不好。”这是空泛虚无的心理。自己不行,别人也不行。于是对一切都会丧失信心。这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琴宜忌之。
压力与挫折是每个人都有的。学琴途中,应当勇于面对压力挫折。
凡事应尽己所能,但也不要妄求完美。学琴亦如此。
不要害怕失败。贵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琴亦如此。
不要低估自己。自信的人往往会是成功者。学琴亦如此。
(三)
所谓顿,指不历阶次直趋顶峰。所谓渐,指循序渐进。
顿与渐本是相对而说的。不历阶次,直趋顶峰,本是建立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之上。就象禅宗佛教的开悟,本是建立在如理如法地参学之上。没有渐,什么是顿?没有顿,什么是渐。
在学琴的人中,直趋高难者有之,但其中终无所成者有的是。循序渐进有之,而其中较快速有成者也有不少。
顿而无成者,是由于自己的底子还不够厚实。渐而较快速有成者,是由于其基础牢固。所以,是顿是渐,本无一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所谓“法无顿渐,快慢因人”。
学琴不要以为自己的底子肯定好,也不要以为自己的底子肯定不好。要正面面对自己。每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看自己,看他人,都要公平。看优点时,也要看到缺点。看缺点时,也别忘了优点。
不要以为一味药可以治百病。一药治百病,只能是笑话。确立学习方法无非是“对症下药”。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是自己努力。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条件好。别的条件再好,是别人的事。自己只要努力,条件也会好的。
不要笑话别人不如自己。应对比一下比自己强的人,然后告诉自己己努力还不到家,这样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
当前琴人对琴的认识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更重视琴的音乐内涵。一类更重视琴的思想、文化内涵。
其实,彼此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认识的本质并不冲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更重视琴的音乐内涵的,其实并不否认琴的思想、文化内涵。更重视琴的思想、文化内涵的,其实并不认为琴乐根本不是音乐。
如果认为重视音乐内涵就否认了思想、文化内涵,其实并不真了解重视音乐内涵的认识。如果认为重视思想、文化内涵就否认了琴的音乐内涵的,其实也并不了解重视思想、文化内涵的认识。
很多无意义的争执,往往起于自己并不真了解人家的观点,而仅以自己以为的别人家的观点作为破除的对象。争了半天,大家说得根本不是一回事,破除的也根本不是对方的观点。所以这种争执没有什么意义。
实事求是地讲:认为琴乐不是音乐,是没有道理的。再高雅、再有意义的音乐也是音乐,这是事实,琴乐如此。而把琴乐等同于其他音乐(尤其是等同于流行音乐),而认为不必谈琴道,也是没有道理的。从琴的独特发展体系,从琴所具有独特思想理论系统,从琴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独特影响力(当然,这里不排除其他音乐的影响力),从历史上琴的主要参与者、承袭者、发展者人群,从琴文化涵盖面之广博,等等等等,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学习一下琴的发展史,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很清楚的。
其实所谓琴道,持两大类认识的琴人大多是不否认的,只是彼此认识不同罢了。认识不同不要紧,百花齐放有益于琴的发展。
从对琴学的发展来看,其实两种认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事实来看,也不存在谁是主流谁是旁系。况且从本质上说,两者并非是一定要对立的。当然,认为自己的认识是对的,这是无可非议的,谁会抱着自己都认为不对东西不放呢。拥有什么样的思想是自己的事,别人不能干涉。关键是应该彼此尊重,如果各执一词相互是非,对琴的发展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