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曰澹
原文:
时师欲人耳。必作媚音。殊伤大雅。第不知琴音本澹。而吾复调之以澹。故众人所不解。惟澹何居。吾爱此情。不奢不竞。吾爱此味。如雪如冰。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涧之滴。而波之涛也。故善知音者。始可与言澹。
要点:
入时调者,以艳声而求媚时人之耳,如此则落欲流,伤于大雅。
古调清澹,时人多不能解,故不在俗流。参于琴学者,若不求以艳声而媚人之耳,则始入于澹。得真和澹荡之音,而不必他人之所能解。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自心洁净坦荡,赋之于琴,得音清洁澹泊,则为雅音。
琴之澹者,不奢不竞,如雪如冰,松风竹雨,宛若天籁。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清雅之音,由此出也。
浅释:
古风出于清澹。时调出于浓艳。时调追求的是流行,以受到大众的欢迎为根本。所以时师必要随时人之好,要取悦于人,于是以浓艳之声媚人之耳。《 琴声十六法 》中,对此评价为“殊伤大雅”。
为什么说殊伤大雅呢?是因为时师违背了“琴音本澹”的根本原则。冷谦是追求古风雅音的。所以文中称:“吾复调之以澹。”但是,清澹的古音,不在俗流,曲高而和寡,时俗中少有能解其妙处的。所以文中称:“故众人所不解。”
参研琴学的人,欲求古风,就必要 体会 一个“澹”。而要得到这个澹,首先要不求媚人之耳,要放弃取悦于人的心念。因为有取悦于人的想法,就不会有澹泊的心境。有澹泊的心境,才会有真和澹荡之音。而具此澹泊心境者,得真和澹荡之音者,也不必非要他人理解。
所以,澹泊首先是一种心境。“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自心洁净坦荡,赋之于琴,得音就会清洁澹泊。这是雅音。当然,弹奏的 基本功 夫是表达心境的基础。有澹泊的心境,具简洁凝练的指法,即可弹出清澹之音。
为什么要特别说简洁凝练呢?具澹泊之心境者,其审美素喜清澹,不会以浓艳为美。所以,澹泊之人弹琴,不会夸张地运用修饰,主从分明,不求花哨。所用手法,但求恰到好处。取音方正,修饰含蓄得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澹泊之音,必是简洁凝练的。这也是“琴如其人”的道理。
“吾爱此情。不奢不竞。”这说的是澹泊的心境。奢是奢求。竞是争竞。恰如《道德经》中所说:“尚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吾爱此味。如雪如冰。”这说的是澹泊的意味。这个味是什么味呢?即最洁净,最平澹的味。而平澹中见神奇。这最平澹的味,也是最隽永的味。
“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涧之滴。而波之涛也。”这说的是澹泊的琴音,如松风竹雨,涧滴波涛。这是最自然的声音。这即所谓“天籁”。最纯净,最安宁,最平澹,最自然的声音。这就是澹泊的琴音,即所谓“大音希声”。
十三曰中
原文:
乐有中声。惟琴固然。自古音淹没。攘臂弦索。而捧耳於琴者。比比矣。即有继空谷之声。未免郢人寡合。不知喜工柔媚则偏。落指重浊则偏。性好炎闹则偏。发声局促则偏。取音粗厉则偏。入弦仓卒则偏。气质浮躁则偏,矫其偏。归于全。祛其倚。习于正。斯得中之传。
要点:
所谓中者,不落于偏也。偏激之相种种,有喜工柔媚者,有落指重浊者,有性好炎闹者,有发声局促者,有取音粗厉者,有入弦仓卒者,有气质浮躁者,皆不得于中也。
喜工柔媚似丽音而实非丽音,偏失于艳俗。落指重浊似稳健而实非稳健,偏失于粗浊。性好炎闹似精彩而实非精彩,偏失于炎嚣。发声局促似流利而实非流利,偏失于繁促。取音粗厉似刚劲而实非刚劲,偏失于暴厉。入弦仓卒似娴熟而实非娴熟,偏失于草率。气质浮躁似潇洒而实非潇洒,偏失于轻浮。种种偏失,皆失于失度,入于极端。以偏激为美,偏失之因也。
矫其偏,归于全,祛其倚,习于正。含蓄内敛,张弛有度,不落于偏激,即得中也。
浅释:
“中、和、疾、徐”四法,是全文的总结。其中“中、和”二法,是琴学的总则。而“疾、徐”二法,则是诸法运用时的直观表现。
“中”就是正而不偏的意思。凡事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太过和不及都是偏失。不入偏倚就是中正。文中说:“乐有中声,惟琴固然。”古代的雅乐,是以中正为法度。所以,古音中正。但是,自从理崩乐坏之后,时俗之乐流行,追求中声的音乐越来越少。唯有琴乐还依旧保持中声。而随着流行音乐的盛行,中正的琴音,更是曲高和寡。
就弹琴人而言,受流行音乐影响者非常之多。于是乎,求偏声者很多,得正声者却逐渐不多见了。文中列出了许多弹琴人的偏失,如:喜工柔媚、落指重浊、性好炎闹、发声局促、取音粗厉、入弦仓卒、气质浮躁。仔细思量一下,这些偏失都是偏在用意太过,不知收敛;或浮于表面,不求内心,所以偏离了中正之道。
凡是弹琴的人,都想使自己的琴音更美。这一点是共同的。但是,对美的理解,可就不同了。这也就是审美的差异。只有始终把握住中正的法度,才能得正声。而若不懂得中正与收敛,只是尽情发挥而至于偏激,就不得正声了。
喜工柔媚的人,往往是以为妖冶柔媚是美妙的丽音,所以才会取音浓艳,夸张修饰。但是,他们不明白,琴之丽音,是清丽之音,出于清澹,而非出于浓艳柔媚。错把媚音当成了丽音,就会偏失于艳俗。
落指重浊的人,往往是想追求苍劲稳健之风。只是他们不明白,苍劲本是清音,不得清脆纯净,也就并非苍劲。稳健在于气度,运指不灵,也没有什么稳健可言。只是一味用死力,胶而不灵,而不得方正清音,是重浊而并非苍劲稳健。这是偏失于粗浊。
性好炎闹的人,往往是以为热闹就是精彩。所以,他们想弹出一段精彩时,就会演出繁促之声,或夸张吟猱,或乱加轮指,奏出一阵炎嚣。殊不知琴是清静之乐。性好热闹,就已去中正远矣。
发声局促的人,往往是想显示自己的熟练技巧。于是他们一味求复杂、一味求快速,演出繁促之声,自以为是娴熟流利。但是,如果已经到了局促的程度,也就失去了宽和中正的风度,也就不是正声了。这是偏失于繁促。
取音粗厉的人,往往是求刚劲,或是想表达激情。但是,真正的刚劲是有控制的。而琴乐的情感也是要符合中正的法度的。若完全不加控制,为刚劲而刚劲,为激情而激情,就是所谓的“暴”了。这就是偏失于暴厉。
入弦仓卒的人,往往是想显示自已的轻松与娴熟,于是草率入弦,殊不知操琴必气肃。气不肃,心不静,弦上哪里会有清音?这是偏失于草率。
气质浮躁的人,往往是想显示自己潇洒的风度,于是左摇右晃,前仰后合,双手舞动,如此等等,自称为台风。殊不知自己所作之相,无非是轻浮之态。弹琴要庄重,不可轻浮;要感自内心,并非动其外表。只以浮噪轻佻之态以媚人者,也就没有正声可言。这是偏失于轻浮。
如上所述,种种俗态,不胜枚举。但总结起来,种种偏失,无非是错在审美上的偏激之念,以至失去了中正。所以,琴人从始至终,都要不离于中正的观念。这个观念在学琴之始,就该树立起来,并在以后的历练中不断地使之更加建固。万不可以为初学时不必谈审美。初学对于一个琴人来说,是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时期。这时打下一个中正观念的基础,以后就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十四曰和
原文:
和为五音之本。无过不及之谓也。当调之在弦。审之在指。辨之在音。弦有性。顺则协。逆则矫。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指和。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俱有分数以位其音。要使婉婉成吟。丝丝叶韵。以得其曲之情。则指与音和。音有意。意动音随。则众妙归。故重而不虐。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若吟若猱。圆而不俗。以绰经注。正而不差。迂回曲折。联而无间。抑扬起伏。断而复连。则音与意和。因之神闲气逸。指与弦化。自得浑合无迹。吾是以和其太和。
要点:
弦和为和之基础。定弦得体,诸弦关系对应正确,是为弦和。
以弦和为基础,复当得三和,所谓: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
诸弦有性,勾剔抹挑,绰注上下,皆有规律,指顺其性,不可相逆,弦上游走,尤若无迹,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指和。
取音准确,无论在徽与不在徽,皆能得其正位,句逗有候,疾徐有度,结构有序,绰注吟猱以适之,故得旋律无误,曲得其情,则指与音和。
音从意转,故须先得其意,意动音随,则众妙归。即所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重而不虐,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吟猱圆满,绰注正度,曲折无间,起伏不断。如此则音与意和。
神闲气逸,则指与弦化。如此自得音意相溶,弦指两忘。此是和于天真也。
浅释:
通常来说,中和是放在一起来说的,因为中和是五音的根本。所谓“中”,是正而不偏。什么是偏呢?即所谓过与不及。而所谓“和”,即无过而无不及。可见,中与和本是一体的,所以说“中和”。本篇专门说“和”,是因为和本身还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和首先是建立在中的基础上的,即中和。
所谓和,“调之在弦,审之在指,辨之在音”。弦和是诸和的基础。在操曲之前,必须要先得弦和,才能奏出中和之调。弦和即是定弦的功夫。要注意的是,在传统中,琴一般是不与其他乐器合奏的。所以,琴的定弦,一般只定相对音高,而不定绝对音高。也因为不同的琴,都各有其特色。定弦往往是求其音质最美的状态。故不同的琴,完成定弦后,音高往往不甚相同。当然,如果是琴箫合奏,那就另当别论了。但不管是定绝对音高也好,相对音高也好,七根弦的音高关系都必须对应正确。这就是所谓的弦和。
琴的定弦,往往多用泛音之法。因为就泛音的特点而言,如果左手所取音位不准,则泛音不发。所以泛音定弦法是相对准确的。当然,按音定弦等法也是很重要的。泛按相参,其弦乃和。
诸弦既和,则可以再进一步求操琴之和,即所谓: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
所谓弦与指和,要点在于指顺弦性。弦有性,取音得声,走手叶韵。左手取音,右手弹弦,则可以得声。而声后有韵,左手不撒弦,其韵就会保持不断。如果左手撒弦,其韵也就断了。大弦浑厚,小弦清亮。所以弹大弦多用勾剔,弹小弦多用抹挑。指法有优化之则,如现在要弹四弦,而后要弹六弦,所以弹四弦多用勾,以方便后法的连接。如现在要弹六弦,而后要弹四弦,则弹六弦多用挑,以方便后法的连接。这也是顺弦性的内容。另外,音欲上则用绰,音欲下则用注。如果该绰的时候用注,该注的时候用绰,即逆弦性。每一种指法,都有其基本要求。运用指法要符合要求,即指顺其性。这一点各流派间,多有不同,应以自己所学的本门要求为准。如此等等,顺则协,逆则矫。指顺弦性,即所谓弦与指和。
所谓指与音和,要点在于取音准确,疾徐有度。音有律。音在弦上各有其定位。有的是正对琴徽,即所谓在徽之音。有的在两徽之间,不正对琴徽,即所谓不在徽之音。在徽之音当然要对徽而取。而不在徽之音,也都有其定位,如七六、七九、六四、六二等。不论在徽不在徽,取音都要准确无误。 琴曲 都有其基本的节奏,弹奏时要符合其基本节奏,才能曲得其情。取音准确,节奏有度,即所谓指与音和。
做到了弦与指和,指与音和,也就是可以把琴曲准确流利地弹奏出来。这是操曲的基础。琴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要知道,弦与指和,指与音和,只是操琴的第一步。能熟练弹奏,离善弹、弹好还差得很远。想弹得好,还要进一步求音与意和。
所谓音与意和,其要点在于得琴曲之意趣。有了熟练弹奏的基础,后面要在琴曲意境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文、史、哲的积累。琴曲是有题解的,要根据题解揣摩曲意,理解其意味。这需要中国文学的功底。要理解曲意,必要了解琴曲的历史背景。这可以帮助琴人理解作者的性格,从而进一步理解曲意。了解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琴人理解不同时期琴曲的演义方式。这都需要琴人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千古名曲无不是通过音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境界。弹奏古曲,也是借对古曲的演义,来表达弹琴人的思想境界。这就是高级的层面了。这需要的是哲学的功底。
所以,理解琴曲,需要文史哲的功夫,也就是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夫。音随意转。能得其意,音必随之。即所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即所谓“琴如其人”。所以,不同的人弹奏同一首琴曲,所得意趣都不相同,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流于弦上。当然,不同的琴家,都可以对同一首琴曲,有不同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演义。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如何演义,都要符合琴曲的基本曲意,不可以胡乱发挥。能曲得其意,这时的琴才有思想,是有生命的,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这就是所谓的音与意和。
当然,音与意和的根本还是中和。中和是琴学的总则。重而不虐,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吟猱圆满,绰注正度,曲折无间,起伏不断。这些都是中和之要。能做到这些,才是音与意和。
总之,中和是琴学的总原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弹琴不得中和,则不入正道。欲得羲皇气象,必要把握中和的原则才行。
十五曰疾
原文:
指法有徐则有疾。然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应。尝相错间。故句中借速以落迟。或句完迟老以速接。又有二法。小速微快。要以紧。递指不伤疾中之雅度。而随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贵急。务使急而不乱。依然安闲之气象。而泻出崩崖飞瀑之声。是故疾以意用。更以意神。
要点:
疾徐轻重,互不可缺。疾徐相应相宜,贵在恰好。有徐则必有疾,不可一味求缓而失疾徐相应。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应,彼此错落相应,方得妙趣。
疾者速也。有小速大速之分。小速形疏而实密,要点在于紧凑,而疾中不可伤其雅度。故小速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之要在于急,然必要急而不乱,多而不繁,于急中仍有安闲气象,如江河瀑布,一泻千里。
浅释:
“疾、徐”是前之诸法运用的直观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疾徐直译就是快慢。但文中并不是仅仅在说快慢而已,而是通过快慢来说节奏。中和大要以及前之诸法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在节奏曲调之上,也就表现在一快一慢之间。所以说,疾徐是前之诸法运用的直观表现。
所谓“疾”,就是快慢的快。琴乐一般来说是比较舒缓的,但是,有慢也就必有快。快慢本是相互依存的。
用疾时,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琴乐大体是比较舒缓的。用疾也要以徐为纲,而疾与徐相应。快慢相间相应,才成其节奏。所以才有“借速以落迟”,“句完迟老以速接”。总的来说,快与慢是对比出来的。一味求快,而并无快。一味求慢,也并无慢。
疾有二法,即所谓小速与大速。所谓小速,是形疏而实密,听上去不是很快,而指法上却要求有相当的速度。其要点在于紧凑。但紧凑不能落于噪促,要不失清雅之度,而有行云流水之趣。
所谓大速,即是很快的节奏。其要点就在于快。但是,快而不能乱,要弹得清晰。快则指法多,但要干净简洁,不可求繁杂。即所谓“快而不乱,多而不繁”。在快弹之中,仍要有抑扬顿挫,要有安闲从容的气度。而在这安闲从容中,弹出崩崖飞瀑之声。
所以,所谓疾,并不是一味求快,为快而快。要快得得当,快得恰到好处。这要在会意上下功夫。要在曲意的理解上有心得,所以哪里该快,快到什么程度,在于神意之间。节奏是听从于神意的,节奏随着意走,即所谓“贯气”, 琴曲 才有生命。如果仅仅是记节奏,这里多少拍,那里多少拍,也就成了机械地重复,节奏虽准,指法虽熟,但琴曲仍是死的,不会有传神之妙。所以说“疾以意用,更以意神”。
十六曰徐
原文:
古人以琴涵养性情。故名其声曰希。尝於徐徐得之。音生于指。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至而下以叶厥律。或章句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续而复断。因候制宜。自然调古声希。渐入渊微。严道彻诗。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四楼下指迟。其於徐意。大有得也。
要点:
琴之希声,可以涵养性情,故常徐徐得之。得音于指,游走于弦,节以气候,取其章句。疾徐相应相宜,断续起伏,以节奏为度。
徐之要点,在于宽和大度,但不可节奏相离。故疾徐皆有度也。
音以徐徐得之,但不可取音不定,下指犹豫,而失其方正。章句舒徐,同时必要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此一点不可不知。
浅释:
所谓“徐”,就是快慢的慢。琴自一问世,即是涵养性情之物。要涵养性情,弹琴也就要有安闲的气度。所以琴常徐徐以得之。所以是以徐为纲。徐是慢。但慢要慢得得体。怎么才能得体呢?就是要符合 琴曲 的节奏。即所谓的“气候”。“或章句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续而复断”,都要“因候制宜”,则自然“调古声希”。
那么,这个因候制宜就非常重要了。有很多人认为,记节拍是最好的掌握节奏的方式。这里多少拍,那里多少拍,记住了,按照去弹,就得到琴曲节奏的奥妙了。其实,这只是得到了节拍的奥妙,还不是节奏的奥妙。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古琴曲节奏的奥妙在于气候,而不在于节拍。所以古来有“琴无拍”之说。
那么,什么是气候呢?气候就是节奏。有人会问,既然气侯也是节奏,那跟节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说琴无拍呢?气侯与节拍的差别,可以说是在于思维的方式上。所谓节拍,是记住这里多少拍,那里多少拍,是着眼于外在。所谓气候,是意得其趣,而节奏随意而生,是着眼于内在。其实记节拍也是很好的掌握节奏的方式。但若机械地停留在节拍上,意随拍走,则形式役使了心意,就成了机械的重复。所以古人才讲“气候”,而说“琴无拍”。
气候是节奏,也要靠快慢来具体落实。而气候更多地得自于因意得其趣而掌握的琴曲的感觉,不是得自机械地模仿外在形式。如果掌握了琴曲的气候,学了琴曲的前一部分,自己就有能力依减字谱续上未学的部分。而仅仅记节拍是做不到的。
前文说过,“疾以意用,更以意神”。气候也是一样的,候以意用,更以意神。能得其意是非常重要的,节奏随神意而成,则会有“趣若天成”之妙,即所谓气候。如果只是为节奏而节奏,仅以几拍几拍来控制其快慢,则是机械的重复。这就好比书法作品。字有生命才叫作书法。若仅仅是机械重复,那只能叫写字,不能叫书法。所以,书法家在完成书法作品时,即使是写同样的内容,但每一次都是一次创作。这是其书法作品有生命力的原因。所以书法是创作,而不是印刷或描字。同样是一笔一划,但是“知其然而然”,而不是仅记住哪一笔写多长、写多粗。弹琴也是一样的,意得其趣是非常重要的。琴家每一次弹琴,都要神入其中,也可以说都是一次创作,所以其曲才有生命。
徐的要点,在于宽和大度,舒缓而成曲。但是要注意,舒缓要适度,不可使节奏相离。所以,虽然说琴乐大体以舒缓为主,却也不是为缓慢而缓慢,不是一味求缓慢。音要徐徐得之,但也要注意,取音不可不定,下指不可犹豫,不可失其方正。章句舒缓,同时又要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徐要得体,必要有从容安闲的气度,胸有成竹而后下指。下指宜有控制,不是放任而为。文末所引诗句,“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四楼下指迟,”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两句诗是明末严天池所作。而《 琴声十六法 》是明初冷谦所作。在《琴声十六法》中出现明末严天池的诗句,说明该诗句为后人加上去的,并非原文所有。这也说明,《琴声十六法》一文,从明初至明末,是在后人的加工完善中传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