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古筝的制作工艺

  古筝的制作工艺

  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筝的构造。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领导作用 。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

  「筝头」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