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指法 >

古筝的摇指

  古筝的摇指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筝——这个古老的民族拨弹乐器,演奏技法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摇、轮、刮、琶、揉、颤、按、滑,就是经过概括的弹筝八法。本文公就摇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们研究,以求有助于古筝演奏人才的培养,和古筝弹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顾名思义,摇指就是由于手摇的动作而得其名的。因为筝弦的排列与演奏者是平行的位置,弹筝,必须向外或者向内(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在一根弦(多至四根弦)上反复摇弹,连续发出声音,这就是摇指。

  摇指在弹筝艺术史上,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在河南早就流传。已故的著名筝演奏家曹东扶先生,就传有“勾摇剔套轻弄弦”之说。在他和筝演奏家王省吾先生所传的筝谱中,摇指的应用已成为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如同琵琶和洋琴演奏技术中的“轮”,三弦演奏技术中的“撮”,弦乐演奏技术中的长弓等基本技法,必不可少。掐弹训练,千万忽视不得。下面就摇指在音乐作品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作一分类概括和说明。

  一、 以用指来区分并命名摇指。通常使用的有两种

  1、 大指摇,其符号“?”。在指向外弹叫“托”(符号为“ㄩ”),向内弹弦叫“劈”(符号为“ㄇ”)先向外再向内再向外在一根弦上托劈反复进行,就是摇指,其符号就是把ㄩㄇ重叠起来而成“?”,以代表摇指。乐谱音符上标记“?”,就说明该音是用大指摇弹的,如“?”,就是“?”的效果。这个符号,是一九六一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规定通用的。

  2、 食指摇,其符号为“\/”。食指向内弹弦叫“抹”(符号为“\”),向外弹弦叫“挑”(符号为“/”,食指先向内再向外再向内在一根弦上反复抹挑,就把\ /用一横线连起来而成“\/”就是食指摇的符号。下面的横线代表弦。大指摇的效果比较厚实,食指摇的效果比较清脆,在使用中,要根据演奏的方便和乐曲的要求,二者各有用途,在上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食指,在下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大指。

  二、以弹奏的弦音多少来区分摇指。有单音摇指和旋律摇指。

  1、单音摇指,就是在一根弦上摇弹。由于时值不同,又可分为长摇和短摇。

  王省吾演奏谱:“高山流水”

  例一:(详见原谱)

  王省吾演奏谱:“落院”

  例二:(详见原谱)

  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幸福渠水到俺村”

  例三:(详见原谱)

  以上三例,音符上标有“?”,都是长摇。

  在乐曲进行中,使用一个单音,往往很不满足,这时就用短摇的手法,以加强力度和满足情绪上的要求,其时值在一拍以下,连度较快。

  王省吾演奏谱:“征西”

  例一:(详见原谱)

  王巽之、陆修棠:“林冲夜奔”

  例二:小快板(详见原谱)

  赵玉斋:“庆丰年”

  例三:(详见原谱)

  注:此曲在原谱中虽记成(详见原谱),但实际效果不一定是六连音

  在现代创作乐曲中,使用最广,且最富效果的单音摇指,大都是作为延长音而出现的。因为拨弹乐器的发音特点,只能渐弱而无法渐强,为要使乐音渐强,时值自如,就必须以单音长摇的手法来解决。

  史兆元:“春到拉萨”

  例一:(详见原谱)

  刘起超、张燕:“草原英雄小姐妹”

  例二:(详见原谱)

  2、旋律摇指。就是用摇指弹旋律,一个乐句,一个乐段,一首乐曲,一摇到底。在摇的过程中要变换弦音,变化姿势,变动位置,所以较难掌握。边摇边换弦,相当于琵琶和三弦演奏技巧的左右手配合的效果。在琵琶或三弦上,右手只管轮或撮,左手按弦控制音高,双手分工又合作;而在筝上,摇弹和控制音高,都要靠右手一个手指去完成,不管用大指还是用食指,都必须合乎乐曲旋律连续不断的要求。

  李祖基:“丰收锣鼓”

  例一:(详见原谱)

  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幸福渠水到俺村”

  例二:(详见原谱)

  例三:《将军令》。(略)此曲有的演奏谱,自始至终用摇指,更是训练和鉴别摇指技巧掌握得如何的好乐曲。浙派筝曲的摇指很少用食指,一般都用大指。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