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指法 >

古筝弹奏中拇指训练法

  古筝弹奏中拇指训练法

  1、基本弹奏方法的训练

  初学者在练习拇指技法时,首先应注意到基本手型的控制保持,手呈半握拳型,大拇指虎口放松打开,小关节自然弯曲,只有这样才能将触弦的角度调整到最佳,否则弹奏时会发出较大的摩擦噪音,动作幅度变大,以致影响到弹奏时的音色及速度;其次,要放松肩、臂、肘关节及手腕的肌肉,把所有的力量传递到指尖,以大指的指根为支点,小关节运动幅度越小,弹奏速度越快,小关节要有弹性,手指迅速爆发过弦后,应立即放松,拇指回到放松时的预备位置上。如果不能放松自己,使肌肉僵硬,手臂、手指、手腕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但会影响到速度,也会对音色及清晰度产生影响。

  训练过程要根据个人不同的生理条件,作出相应的训练计划,不能盲目一把抓。每个人的拇指长短,关节的伸张度有很大区别,对于其他手指,如食指、中指的弹奏,这些区别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如果拇指指根关节过于软,加上弹奏时力点上移,造成大关节凹陷,触弦角度及弹奏速度均会受到影响,对于这类的,在初学时就要注意了,寻找出解决的办法,首先不要强调音量的大小,因为很多是因为指根用力过度,不注意小关节的指尖爆发点而造成的,应将注意力转移到指尖上,放松指根关节,凹陷的手型会有所改变,从而逐步形成自然的手型和放松的弹奏习惯,之后再对音量和速度提出要求,并配合相应的乐曲提高练习,手指的机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掌握到科学的弹奏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音乐表现中。

  2、针对传统筝曲的拇指训练

  浙派筝曲中,勾托抹托指法组合,又称“快四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特殊技法,《云庆》、《四合如意》等曲目在酝酿情绪、形成高潮和快速弹奏时这种手法大段出现,所运动的手指分别是中指、拇指、食指、拇指,可见食指、中指都与拇指相配合。在运动过程中拇指承担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在弹奏过程中从发力的方向及力度上均要和其他手指保持一种平衡,手腕应保持平稳,尤其在指法转换,拇指弹奏“托”技法时,手腕不能下塌,错误的弹奏习惯会导致手指运动时幅度过大,其结果是乐曲所要求的速度难以达到,或是弹奏时手指运动笨拙,对高潮的出现不能恰如其分地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应在保持平稳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放松手腕及小臂的肌肉,每个手指又相对固定和独立,尤其是大指应放在食指外侧,将虎口打开,各行其道,避免弹奏中发生碰撞,使错误率上升。快四点是一种平均时值的奏法,训练过程中要由慢入手,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大拇指的配合控制,保持其时值和力度的均匀。

  山东筝曲中,乐曲的旋律主要用大指奏出,大指触弦刚健有力,以中、食两指作配合;练习快速“托、劈”是大指的主要技法之一,其节奏为连续十六分音符,颗粒感极强。在弹奏山东筝曲时,必须把大指的这一技巧单独训练,由慢开始,先“劈”后“托”,这是为了取其中重要的第一声音质干净而形成的习惯。“劈”由大指由外向内使用光滑的指甲背触弦发音纯净,不像指甲的另一面“托”弦时音色略为发“毛”。训练时要注意采用小指“扎桩”,以保持手型的稳定,拇指的活动部位为灵活而方便的大指末端小关节。其次,大指“花奏”指法使用频繁,要注意“花指”与勾指衔接流畅。由此可见,大指功夫往往成为了山东派古筝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河南筝曲中,有大指密摇和游摇两种,在训练时要注意与山东筝曲大指摇不同,以小指或无名指扎桩,以腕部带动大指连续快速托劈,开始转密,落于最后的托劈转疏,大指摇用来弹奏长音和连音,特别应当强调的是曹派筝曲中的大指摇,不只是弹奏空弦,而且配合左手的揉、颤、按、滑同时进行一个综合体,其特点是音头重、密度大、颗粒性强,铿锵有力。游摇较大指摇稀疏,弹奏是从离筝柱较近处逐渐移向深处,音色由朦胧逐渐变明亮,力度由弱渐强,左手按弦时边揉边滑,滑音的音程为下行小三度,有强烈的悲剧效果。河南筝曲中“花奏”有两种形式,一是大指连续劈指上行,另一种是大指连续托指下行,这两种弹法都不占时值,只做装饰。弹奏时注意大拇指的力度控制,保证音与音既连贯又清晰,并有音色和力度的变化。此外,河南筝曲中,大指“密摇”是演奏此流派筝曲水平的重要表现,在弹奏“密摇”时如果中间出现了“折扣”就破坏了整个乐曲的完整性,因此在拇指训练中要特别关注重视。

  3、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提高大指运动肌能

  针对现代筝曲的演奏,对弹奏技术和音乐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表现在速度变化,力度变化,音色变化及双手的手指独立性和配合上。大指在要求双手手指相对独立能力加强的同时,对于力度的控制及速度的把控及与其它手指灵活配合等方面成为演奏者必须重视的训练内容。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