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从中日筝流派的比较看两国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接受势态

  五、变迁的历史文化原因

  以上从中日两国筝流派形成的时间规律、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两国流派的部分音乐形态和传承作了简单比较。筝,从中国产生,流传入日本,同样还在东亚国家,同样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同样产生各种流派,却沿着完全不同的轨迹在发展和传承。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变迁的历史文化原因作一分析:

  1、两国不同的民族性

  前面分析了中国筝各流派形成不强调时间的先后,几乎被视为同一时期,而且从其流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分析,流派与流派之间相互关系不大,独立性强。这主要与中国幅员辽阔,解放前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正是因为中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国人自觉自己的传统富有,对之保存的意识不强烈,于是在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尤其是在刘天华“改进国乐”的倡导下,中国音乐文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吐故纳新,中国乐器发展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琵琶、二胡、三弦等乐器的改革都体现了这个特点,本文论述的筝也不例外之外。而且从筝的形制与弦数变化可以看出,不论哪个年代的中国国民都具有追求发展与革新的民族性。因此在流派的传承过程中,严格尊重传统的秘技很难传承。

  日本,一个岛国,文化交流相对方便,各时期盛行的音乐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发展,因此,筝流派的形成是纵向的,新流派的产生往往是对前一流派的改革和发展,使之更能令国民接受和喜爱。也正是小岛国的限制,国内资源匮乏,并且还经常遭遇地震、火山爆发等各种破坏性非常强的自然灾害,所以他们很珍惜各种资源,也就形成了日本人尊重传统的文化保护传统的民族性格。民治维新之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全面导入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作曲家宫城道雄对筝无论是弦数还是创作上都进行了较大改革,但是俗筝的流派却依然还是循着它原来的轨迹在生存。可见筝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略传统的保存,在同一环境下共存两种文化。

  2、日本的盲人音乐家以及家元制度对筝流派传承的影响

  在日本音乐史上,平曲、筝曲和三味线音乐是属于盲人的音乐。但是这些盲人以音乐为专业并形成组织的起源未明了。盲人音乐家的统辖者称为职检校,其后又分检校、别当、勾当、座头四官。如前陈述可知,对俗筝流派的形成、发展与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正是这些盲人音乐家们。由于盲人特有的记忆力,使其拥有的音乐艺能忠实地传承下来。虽然盲人音乐家已经形成了组织,但是为了更加有利于流派的发展与传承,这些盲人音乐家们还是成立了家元制度。同时俗筝流派的成立与家元制度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的前身)的教授西山松之助认为,根据传承中所形成的秘技传袭体系而成立流派。对于因持续完全相传而形成的多流派化,作为统制传袭体系防止分裂的手段,家元制度成立了。

  关于家元制度的构造,西山松之助对其作如下定义:一、构成家元制度的家元,是独占了所有传袭权及授艺许可权,并在该家元社会中作为绝对掌权者高高在上;二、弟子们按家元的直系弟子,徒子、徒孙分为几个层次,并组成上统下属的身分关系,构成所谓的名取制度;三、家元与弟子的关系,并不仅是建立在因技能的传袭与授艺许可而产生的交换原则上,都是形成与家元以家族形式结合,弟子被赐予家元的流姓或名字的一部分,成为传名弟子,并为家族内部的一员,或者按主从的不成文规范而形成结合纽带,以此统一起来。[10]

  3、中国儒家思想的日本化以及对筝流派传承的影响

  儒学早在5世纪就已传入日本,但真正内化于日本人的价值理念之中则是在武士政权建立以后,并于江户时代达到极盛时期。中日儒学之差异首先表现在“忠孝”、“仁慈”观上的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重“孝”的传统,认为孝是忠的基础与前提,是道德之本。并且认为“忠”是有条件的,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1]孟子亦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2]可见中国的“忠”强调的是君臣之间双向性义务关系。因此,中国筝流派在传承中师徒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更注重技术的传承,甚至可以“破门”,所谓“破门”就是指徒弟的水平可以超越师傅之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筝乐的演奏,但是这种自由的传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流派传承的忠实性。

  而在日本,随着武士社会的建立,为巩固统治之需要,片面强调儒学之“忠”,形成一个价值理念的核心是“臣对君无条件忠诚”,从而形成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正是受这种日本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筝流派传承的家元制度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徒弟对师傅绝对服从,对师傅口传心授的曲目不得做任何更改,并且徒弟的水平不能超越师傅之上。这种种条例确实保证了传统筝流派的严格传承,妥善保存了俗筝各流派独具自身特色的风格。但是从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学习效率角度来考虑,这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武士社会中,“义理”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一个受过A导师指教与帮助的学生决不能又投到B导师的门下受教,因为这在日本人看来是违背义理原则的。正是受这个义理原则的影响,俗筝流派之间互相排斥。

  六、结尾

  本文想通过对中日筝流派形成、发展与传承对比的叙述——现象的陈述,对形成这种现象进行一个文化原因的分析——本质的分析。但是由于时间与资料的限制,论文做得比较粗浅,希望今后努力把这个课题做得更好。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