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筝学」之范畴与分项研究领域
由於筝乐在20世纪以来的飞跃发展,使得其内容获得大量的充实,整个领域的幅员已经获得扩展.乐曲数量增加,习乐人口层次扩大,各方面的研究资料也一一被发掘,检视.面对庞大的筝乐研究资料,本文依其研究内容的性质与范围加以分类:
一,筝史:筝乐历史的研究,虽属中国音乐史的史学范围,但以单一乐器的历史发展为面相切入史学的专门性研究,则更能单纯地近距离观察古筝历史的发展及其在音乐社会角色的逐步演变.筝史的研究,除了一定程度地还原筝乐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还提供了藉古鉴今的思维基础.〈古筝西渐试探〉(李玫:1989),〈秦筝源流新证〉(魏军:1988),〈筝源初探〉(黄成元:1988)等文即属筝乐史论范围之研究.另外,〈筝与瑟之辨证关系〉(汤咪扫:1991)一文则透过文献探讨的方法讨论该二项乐器的型态变异关系,由瑟的型态观点研究其与筝制的关联,并延伸至演奏法与定弦的历史发展.〈从筑到筝〉(项阳:1990)依照图像纪录及出土实证判读筑的演奏形式,试探筑的古代形象及其做为古筝前身的理论真实性,讨论从筑到筝,由击至轧的转化过程.此类型的研究溯本正源,7提供今人探索古代筝乐发展的脉络轨迹.现代的筝况也属「筝史」的论说范围,其可延伸包含中国各地筝乐的现代发展研究.论说筝乐的整体方向,筝乐时政的针砭,筝乐的评论,筝界会议,各地筝乐发展现况等皆可罗列於筝况的研究项下,做为对於筝乐周边问题的整理与观察.〈东方古筝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综述〉(杜庆云:1994)一文整理筝界研讨关注的共同议题,透过年会形式达到各地筝乐交流的目的.〈四川古筝发展概貌〉(李柯:1988),〈古筝在徐州〉(郑培心:1988),〈漫谈潮筝在上海〉(郭鹰:1988),〈扬州古筝艺术活动的历史和现状〉(戈弘:1988)等论文皆由地域观点,观照古筝传播脉络的相关议题.由社会的观点汇集古筝的流布现状,对於今人掌握古筝的传承脉动有积极的意义.
二,筝人:以个人为中心进行的人文研究,特别是筝乐人的传承与分布,艺人生命史,传承体系的脉络调查以及筝乐中的社会人文现象等议题,皆可做为音乐社会生态研究的论题.〈一代古筝宗师曹正先生〉(杨雪英:2001)侧写了曹正先生的筝乐教育,演奏历程,并将其个人的筝乐思想,论著篇章概略式整理.〈浙江筝派奠基人王巽之先生〉(孙文妍:1988)则纪录王巽之奠定浙江筝派之现代发展,及其个人开发之演奏技法特点.属於音乐社会的人文研究,也是筝学所应该涉及的学科范畴.除此之外,笔者刻正进行的「台湾地区筝乐传承脉络体系之调查研究」,透过普调方式对於以人为主的筝乐分布模式进行调查,建立特定区域内的乐人传承谱系表.此类对於筝乐生态发展与趋势所进行分析研究,也正涵括於「筝人」研究领域的范围.
三,筝制:乐器硬体的沿革与改良,其声学基础,美学逻辑的背景,左右著市场的听觉习惯与方向,同时牵引著筝乐内容与性质的转变.对於筝制的研究,应归类於筝学的基础研究项目.〈谈移柱转调筝的改革〉(张昆:1988),〈筝的激发位置及岳山的改良〉(黄禕琦:1988),〈筝面板的选材及其声学品质〉(余亚明:1991),〈双弧筝的音质和工艺装潢再探〉(田步高:1991)等文在乐器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古筝的声学品质表现与结构原理的论证,对於古筝的乐器硬体改良提出科学上的讨论依据.
现代的筝乐发展,与乐器改良的因素有著因果关系.若能透过对於筝制(硬体因素的影响)的学术讨论,进而探讨现代筝乐的发展趋势,对於8理解筝乐的内涵及其发展方向,将有明显的助益.
四,筝法:技法的推陈出新与各地的音乐风格有关,但同时与创作方向及方式亦有密切关联.技法的沿革与创新,其立论根本与应用范围,皆须经历客观的论证及实践过程,对於此种过程的纪录或是辨证实录则可提供筝人正确的技法发展方向.〈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李 日含:2000),〈论古筝演奏中手心的运用〉(王中山:1998),〈论古筝弹奏中力度与放松〉(张立立:1991)皆对於古筝用指方法,肌肉关节的配合应用有独特的理论建构,对於实际演奏与技法提升有重大助益.《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赵曼琴:2001)一书则对於「快速指序」的基本理论,运指逻辑以及手指机械运动原理,进行系统化的探讨与分析,开创了筝乐演奏的新领域.
五,筝谱:筝谱的考证与修订,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对於谱式本身的结构以及内在的乐调架构,应予深度探索,以提供演奏实践的理论基础.谱式的应用模式透露出音乐型态的核心资料,并且显示了音乐内容的演变.
唐时东传日本而遗存的筝谱《仁智要录》便记藏著古筝的历古乐音,对於该谱的研究,其学术价值不言可喻.与《仁智要录》弦位谱同样重要具有同质特性的潮州二四谱,也富含著历史意义与文化标记.〈潮州二四谱探源—论潮州的古谱,古调,古筝〉(苏巧筝:1994),〈对二四谱的几点意见〉(陈天国:1984)面对古老的弦序谱式及其乐调结构进行了初步的体系研究,对於乐谱所延伸的乐调也有结构性的梳理.〈古筝早期谱式与弦式流变脉络〉(赵毅:1999)则探讨潮筝「二四谱」的流变并将其与历代弦制的关联具体化地联系探讨.除此之外,技法符号的研究也是筝谱体系的研究环节,在多元创作并依赖乐谱传承的现代教育体制中,是项基础研究应予重视.〈古筝指法符号探源〉(张彤:2000)一文,概论了古筝指法符号的发展过程.〈现代古筝演奏技法符号之探讨〉(张俪琼:2001)则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将现代古筝演奏技法的各种符号记谱体系加以分析比较,并解析各种符号的产生逻辑,属於基础理论研究.另外,传统地方筝曲传谱的版本以及内容,长久以来,便是百家争鸣的态势;如能以学术研究的方法,加以严谨地推敲与订正,对於筝乐的流传应有正面助益.
六,筝曲:筝曲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是对於筝乐艺术核心的探索,同时是筝乐发展命脉的基石.对於筝曲的产生方式—创作,其方向与内容也应该提升到学术讨论的高度,做为具体的创作思维呈现,并且成为筝乐未来发展的基础.〈山东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魏军:1998)一文,针对单一乐曲的来源出处,史实成因等作了梳理,并逐乐段进行内容与背景的分析陈述.〈筝曲《剑令》的创作思维及音乐语言特点〉(玉林:1999),〈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王建民:1999)皆由作曲的观点切入筝乐内涵的现代发展层面,对於古筝乐曲的创新,投以定弦的改变,筝乐语言的重新定调等方法,构筑了与传统筝乐全然不同的思维方向.由作曲理论的出发点重新诠释古筝这项乐器,是一个具有理论基础与开创性的发展途径.在过去的筝乐发展轨迹中,正缺少著如上列针对乐曲内容,结构与质地方面的分析.一旦有了上述的指向性,规范性的陈述以及对於音乐内理层次的分析,演奏者更能掌握乐曲的核心内容,而筝人以往对於乐曲的处理,其自由心证的演绎模式亦可被适度地导引与匡正.
七,筝派:筝乐的发展在1950年代进入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之前,在各地以民间音乐区域传布的方式开展,形成了具备地方人文特色的流派音乐内容.研究地方筝派的沿革,发展及其演奏手法与风格的理论工作,有助於确实掌握民间古老的筝乐传统.对於各筝派音乐来自地域性色彩的根本差异,及其与其他民间艺术品类的交流与藉鉴等,皆是筝派研究的主要议题方向.〈中国筝乐的源流与风格〉(吴赣伯,项斯华1987:1-5),〈山东派古筝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名曲介绍〉(徐牛妞:1998),〈齐鲁古筝探源—兼谈山东筝派的演奏特色〉(杜鹃:1995),〈论曹派筝艺的演奏特色〉(李婉芬:1991),〈武林筝〉(汤咪扫:1988)等诸篇皆讨论了来自中国各地筝乐流派,其艺术风格,演奏技法特色及其代表性曲目,相关的论题对於地方传统乐曲的流传与筝派间音乐交流有著实质上的帮助,更有助於发展各地筝乐的演奏特点.
八,筝论:针对筝乐的乐调,乐律研究,如〈古筝泛音五度相生调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杨娜妮:1998),〈活五调弹奏一得〉(高百坚:1996),〈漫谈潮州筝的用调和变奏〉(高百坚:1996)皆属於筝乐体系中的乐10学基础理论,在乐调,乐律的范畴中探讨音乐的本体及其律学基础,是筝学领域中重要的理论研究环节.其与它项乐器以及中国音乐的乐律学,乐调研究产生密切的联系,其研究结果并可相互补充藉鉴.此外,古筝音乐美学亦为重要的论题,此一研究领域长久以来为筝人所忽略.社会上所存见的筝乐传统,与时并进,反映现实,其表演体系的美学基础系架构於人文环境之下.因此在社会文化迭变的趋势之下,讨论筝乐美学之内容与发展,循求音乐质地与美学观点的论辩空间,成为筝学领域极待开发的研究方向.
由以上的分项研究领域观之,筝学的研究范畴除了筝乐各面相的观照之外,另外并涉及与主领域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从属关系.筝乐--这个研究主题,在长久时间以来,是被关注的.然而,由各项的研究篇幅与内容质地来看,显示的是零星的论述,以及面广不深的研究内容.由目前筝学的发展现况观之,这些分项领域的实质内容,正亟待密集而深入的研究探索与成果累叠.对於构筑一个分支学科的领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工作.
陆,结论
做为音乐学---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筝乐理论研究这样一个分支学科,「筝学」的名称明显地标示出主要议题,同时显示它做为分支学科的价值与意义.在筝学领域中,包涵四个层次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古筝(硬体)---古筝与演奏者---古筝音乐(软体)---筝乐与社会.而「筝学」做为分支学科之存在,除了学术真理的追求外,则有提升其领域内容,音乐表现及演奏质量的作用.
目前对於筝学领域的研究,有著各种面相的零星成果;然而,学界目前所缺乏的是研究题材的深度探索以及体系化的质量累积.将密集快速的古筝音乐发展,提高到学术研究的层次,是势之所趋,行之必然的过程.无论由筝史,筝人,筝制,筝法,筝谱,筝曲,筝派,筝论的研究面相而言,任一个范畴的深度或广度,皆足以提供研究者广阔的研究空间与丰富的研究资料.
人文脉络的丰沛,研究题材的深广以及音乐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确立了「筝学」这个分支学科,在中国音乐学领域中存在的积极意义与学术价值,同时也彰显出目前筝乐研究领域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筝学」的名称与研究实质的确立,呈现出一个分支学科的架构,而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一个共同的学术探讨平台,同时必也是属於全体筝乐人的严肃的学术使命.
参考书目
一, 专书
姜宝海
1995 《筝学散论》,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丁永庆
1987 《中国古今筝学之研究》,台北:丽力出版社.
郑德渊
1990 《中国筝乐现代化其沿革及变革之研究》,台北:大卷出版社.
黄好吟
1993 《筝乐演奏艺术的探讨》,台北:学艺出版社.
1997 《六十八板筝曲研究》,台北:全音出版社.
赵曼琴
2001 《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陈伊瑜
1996 《山东筝乐的风格与演奏形式》,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
学位论文.
黄俊锡
1998 《从现代筝曲创作看筝乐的发展》,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
士学位论文.
许紫庭
1998 《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对当代筝曲创作的影响》,台北:中国文化大学
艺术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郑瑞仁
2000 《名古筝家张燕之筝乐艺术风格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
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