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俪琼
「筝学」的学科名称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架构之下,以分支学科的姿态,被中国音乐学界前辈学者提出.筝乐累积了长久的历史传统,拥有广泛的流传人口,形成地方体系的演奏流派并产生众多的乐曲作品,然而其学术理论并未受到乐人的关注与研究力的投入.本文阐述该学科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分项领域内容,并回顾近期筝学相关研究现况与成果.由筝史,筝人,筝制,筝法,筝谱,筝曲,筝派,筝论等各面相构筑筝学的学术领域实质.冀望筝乐人能汲取琴学的学科经验,平衡发展筝乐演艺及理论研究的工作,奠定筝乐未来的繁荣基础.
壹,绪论
古筝这项乐器在中国社会的流传,超过二千年的历史.各地筝乐脉络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如溪流汇集成大河般,产生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筝乐知识力量.所谓「筝乐知识」,它涵括对筝乐演奏,筝乐理论,乐器硬体等各方面表现的理解.做为一个民间乐器,古筝在某种层面上,属於泛阶层的艺术品类,它既是上流社会士绅淑女的雅兴,也是街头巷弄参与伴奏民歌或器乐合奏的一项乐器.历史的渊流肇引著古筝音乐的传统积淀,筝乐流布的广泛更促成其音乐内容的丰富与多变.
做为中国传统乐器中习乐人口最为众多的一项乐器,古筝在社会音乐教育环节中,长久以来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世界华人社会中,普遍有著古筝音乐的流传.多数人在学习演奏,甚至教学的领域中浸淫多时,却少有乐人钻研筝乐的理论领域.
相较於「琴学」的设立与发展,历史上对於筝乐的整理与研究,显得薄弱许多.此与这二项乐器的传承性质不无关联:琴乐由来已有文人音乐之清雅特性与特定的上层社会流传结构;而筝乐的传承与流布则较以平民阶层为对象,结合民间的艺术观点.因此,古琴音乐较早地受到了文人的重视与研究整理,前人对於古琴之研究,累积了丰富的专门著作,成为古琴领域的重要资产,在学术表现上1较为突出.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在其一篇为筝人姜宝海论著《筝学散论》(姜宝海1995:2)的序文中写道: 以单一乐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琴学,早在清初庄臻凤提出的"琴学"一词之前已经有了不少专门著作,如北宋遵度的《琴笺》,朱长文的《琴史》,南宋朱熹的《琴律说》,徐理的《琴统》,元代陈敏子的《琴律发微》,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徐上瀛的《溪山琴况》等等.清代自庄臻凤的《琴学心声》直至杨宗稷的《琴学丛刊》,单以"琴学"为名的琴书,琴谱不下二十多部.
由上述文字可知琴人在「琴学」理论领域之研究,早已建立起分支学科的架构.而此学科所涉及的理论研究领域,则吸纳了来自不同时代,各地琴人的智慧与研究取向,其所涵盖的论题包括了:琴史,琴律,琴谱,琴曲,琴派,琴人,琴制等面相.相较之,目前所及的古代及现代筝乐理论研究成果,尚远远不及於「琴学」的质量.而就「琴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轻易可理解理论研究对於单一乐器领域的开展与延续,扮演著决定性的影响与积极的建树.筝乐既已累积长久的历史传统,有广泛的流传人口,形成地方体系的演奏流派并产生众多的乐曲作品;则细到地梳理上述的古筝音乐文化资产,建立筝学理论的基础,更是目前的重要工作.「筝学」名称虽已在二十世纪末见诸陈应时,姜宝海诸位教授的论述,但近年以来,仍未受到普遍的认同与研究力的投注.本文将就上述学者所提出的「筝学」,这一个理论分支学科的名称与实体,逐一探讨其学科定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范畴以及现况发展等面相,期望有益於加速组织,推展筝乐理论研究的质量与内涵.
贰,筝乐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自春秋至今的历朝各代,传衍著民间筝乐的发展体系.在与时并进且吸收地方艺术精粹的过程中,各地筝乐流脉不同程度地蕴涵著先人的音乐智慧与地方音乐活力.
地方性的古筝乐曲,携带著人文与地域的色彩,如:河南,山东,浙江,潮州,陜西等「筝派」音乐;另如客家筝,闽南筝派亦展现著族群的人文传统.这些筝派的渊流与音乐内容皆根源於各地的民间音乐艺术品种,甚至与当地特定阶级层次的人文环境因素,有著绝大的关联.山东的小曲来自「琴书」曲牌,这是2地方曲艺的影响;河南板头筝曲源於当地合奏板头曲,这是民间器乐的濡染;浙江筝曲的部分曲调吸收了杭州摊簧的精华,这是戏曲音乐的藉鉴;除此之外,客家筝乐也有来自汉调器乐合奏的影响,而各地筝乐内容更不乏吸收民间歌谣曲调发展而成的乐曲,例如:陜西筝曲《一点油》来自郿鄠曲牌,它便是根植於中国广泛流行的时调小曲《鲜花调》.这些与民间音乐品种之间的借鉴关系与脉络发展,说明筝乐早已相融於中国传统地方音乐艺术,筝乐内涵的各个面相其实是来自历时以来各种传统音乐类型的缩影.
地方色彩浓厚的筝派乐曲,无疑是古筝音乐传统的瑰宝.而古筝领域的发展,除了古典传统的地方曲目之外,自1950年代以来更著重在技巧的推陈出新,以多样的技法基础,呈现多元相貌的音乐内容.近现代的古筝音乐的发展是活络的,在1948年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院开设古筝专业以来,中国各地高等音乐学府亦分别设置了古筝专业课程,使得原来活跃在民间的筝乐人纷纷进入音乐学院执教鞭.他们一面在祖辈的旧乐基础上著力深耕地方性传统筝乐;一面参酌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内容,创编出新的乐曲方向,导引了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筝乐的新面貌.如曹正(1920-1998)曾於1948年任教於南京国立音乐院国乐组,山东筝派张为昭在1956年曾获聘至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张鹤鸣在1951年亦曾任教於东北音专.又如:武林筝派王巽之1956年起任教於上海音乐学院.其传人孙文妍,王昌元,张燕,项斯华,范上娥等,在传承衣钵之外,也都走出了新的脚步方向.
现代创作筝曲也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在大陆地区,依据张彤对於二十世纪後半叶筝曲创作的轨迹分析,可分为三个时期:(一)50-60年代初:筝乐创作的初步探索;(二)60-70年代末:第二代筝人的创作;(三)80年代:多元化的筝乐创作.(张彤1995:21-28) 而在创作作品的内容方面,根据黄俊锡的研究:「『多元化』可谓是八○年代起现代筝曲创作的总体特点.」(黄俊锡 1998:iii)现代的古筝演奏内容,与民国以前甚至二十世纪前半叶的风格,内涵,已经有相当大的差异.其融贯古典与现代,综合地方艺术与舞台表演的结果,使得筝乐的面相愈趋多元.影响这种多元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在於西方文化的弥布.民众思潮的趋势逐日西化,其美学观点与听觉习惯也在西方观点的主导之下养成,产生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思维与创作模式.3乐曲的风格以及乐语,乐法的模式也在突破传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乐曲.
其二,传承模式的改变,也是一个生态的根本性问题.二十世纪中期以後所产生的学院式教学,与过去师徒制度口传心授的传承结构,大相迳庭.这种密集化,规范化的教学使得筝乐的发展一日千里,也导致筝乐内容的快速变异.
其三,现今的创作进入个人化的创编方式,早已经跳脱了过去「集体化」的思考.所谓「集体化」,指的是乐曲风格的奠定,依附在民间乐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积累的结果,呈现小众化的音乐文化语言.这种乐曲的内容,风格的积淀,是众人智慧的总集成.而这样创作模式在现代创作中,似乎成分是稀薄了些;
现代古筝音乐的发展在专业分工的特质之下,自然而然趋向个人化的创作,更增加了多元的作品表现. 各种肇因之下,现代的古筝音乐发展正处在飞跃的时代,其与20世纪初叶的筝乐内容,已有大幅度的变异,现代的古筝音乐内容,无论在音乐曲体,乐汇或者演奏风格方面皆面临内容质地上的转换,不断加入新的外来影响与内在思维的变迁.其内容的新质地,走向的新趋势都是极待研究与思考的题材.要能全面掌握其脉络重点,唯有透过深入的探索与系统化的研究,才得以建立具体的筝学领域研究成果.
叁,「筝学」之定义与学术价值
「琴学」的建立,对於中国音乐学而言意义深远,它扮演著一个基础研究的重点,在乐器,器乐,乐调,乐律学,乐谱学,音乐美学,甚至音乐与文学研究各方面,都有一种基础学科的态势.藉著对於「琴学」的探索,中国音乐学者得以触类旁通,蒐求佐证资料并与中国乐学理论领域接轨,建立中国音乐理论基础.
筝学的学术价值亦复如是,筝学分支学科领域的设立,除却对於筝乐核心问题诸如乐调理论,曲体变化与手法的研究之外;其实更可由古筝的单一乐器发展观点,观察中国民间音乐的内容与结构,考察人文面相的转变与音乐内容的质变规律.
「筝学」之学科的定义应为一门为探索古筝做为音乐实践的一项乐器,对於透过其演练而产生的音乐,以及实践过程中参与者及其周边社会人文现象的专门研究.举凡乐调理论,定弦与用音,谱法体系的研究,筝乐演奏技法的推陈出4新,筝派音乐风格与演奏特色,筝人传承体系与模式,筝曲的创作,筝乐社群,发展现况以及文化角色探讨等等,都显示出「筝学」做为中国音乐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主题强调的人文学科内容与艺术内涵,正可藉由学术方法被有效的分析与研究.
分支学科的意义在於更精到地进行研究领域的探索,积极组织研究成果,以提升该分支领域的质量发展.把音乐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科,称为「音乐学」.而音乐的研究,更因研究主体的不同,下设分支学科.中国音乐的研究领域,先有「琴学」做为以独奏乐器文化为研究主体的分支学科,而古筝音乐则因具有丰富的人文经验,历史传统,实质内容以及仍在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成为足以建立其分支学科架构的主要立基点.「筝学」的建立,实质上有助於古筝音乐相关资讯的整合与学术性的提升,使其更加接近研究真理的需求.筝乐的体系化研究除了清楚地建立学术理则,更积极的意义则是它将有利於釐清筝乐实质的发展方向,以理性的科学方法探索的音乐的理论内涵.筝学的学科意义与价值亦正彰显於兹.
肆,「筝学」的研究分布现况
目前对於古筝专题的研究,散见於各种组织,刊物以及学术单位,而就此分支学科的基本发展态势而言,尚称不上是集中而密集的学术气象. 各地的筝乐人所组织的古筝学会,以及各学会所发行的期刊,是古筝乐人交流知识或发表研究成果的公共平台.西安秦筝学会在1983年成立,随即促成了《秦筝》期刊的创刊,该份古筝专业学术刊物集中了筝的理论研究,有关教学,史料整理,乐曲创编,演奏技法等等面相的学术专论,对於中国古筝研究的领域有具体贡献.台湾地区「中华古筝学会」由梁在平先生於1994年创立,并以梁派音乐与筝学研究为发展重心.东方古筝研究会1991年在上海成立以来,《古筝艺术》会刊也随之诞生,同样也发表了关於古筝的历史,现况,教学,创作等方面的重要学术论文.该会於1994年年会中,更以「关於中国古筝指法符号的规范问题」为主题进行讨论,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诸如此类的学会组织不仅成为筝人的交流据点,同时更提供了学术观点的发表园地.
学术研讨会是另一个提供学术讨论的空间的会议形式.会议论文的论题广泛涵盖著筝乐理论研究的广度.台湾地区曾於1983年由比较音乐学会及华冈艺校5筹画主办琴筝音乐研讨会,对於古筝的各方面研究曾经聚焦讨论,惟近年来较缺乏类似的筝乐专题研讨会.中国大陆方面则累积较多的经验,近年以来,1988年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1991年中国古筝第二次学术交流会,1996年中国古筝第三次学术交流会奠定了中国大陆古筝音乐学术交流的基础规模.在此基础之上,1995年起东方古筝研究会举办了系列的古筝研讨会.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议亦於1999年主办了古筝艺术研讨会,并於2000年举办古筝新作品交流研讨会.除此之外,各地更不定期地召开有关於古筝音乐主题的筝乐研讨会.各种近期的古筝学术会议,除了针对不同的古筝学术主题进行讨论之外,许多筝乐创作与研究成果也充分地被发表,这些学术成果并且被收录於学术交流文集中.
高等音乐教育学府体系所进行的古筝理论研究多数发表於各单位印行的学报刊物为主,由於并未针对古筝项目单独出刊,有关於古筝的理论研究论文篇章,便散见於各音乐学院,研究所,大学等学术刊物.而现今多数在学术界流通,以个人名义撰述的古筝专书论著,都有高等音乐学府或专科,专修体系的背景.诸如:中国文化大学丁永庆所著《中国古今筝学之研究》(1987),台南艺术学院郑德渊著《中国筝乐之现代化,其沿革及变革之研究》(1990),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姜宝海著《筝学散论》(1995),中国文化大学黄好吟著《六十八板筝曲研究》(1997),河南省古筝艺术专修院赵曼琴著《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上下册(2001). 各大专院校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所等机构培养了新一代的古筝学术人才.检验古筝学术理论的发展,学位论文也是极重要的一环.陈伊瑜《山东筝乐的风格与演奏形式》(1996),黄俊锡《从现代筝曲创作看筝乐的发展》(1998),许紫庭《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对当代筝曲创作的影响》(1998),郑瑞仁《名古筝家张燕之筝乐艺术风格研究》(2000)等论文皆为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组的学位论文,它们呈现著学院体系对於筝乐的学术观点,针对了古筝流派,演奏风格以及现代发展等面相的观照做出专论. 乐谱含乐论的出版,在古筝的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多数著述者以古筝起源,形制,演奏姿势,技巧进阶等内容呈现个人对於古筝的理解.也有部分深入剖析筝派乐语,以及对於用调习惯,惯用技法的分析讨论.本文囿於篇幅,仅择例如下:
林东河,黄好吟编著:古筝弹奏集(1980)
项斯华,吴赣伯编著:中国筝谱(1987)
郑德渊:筝乐理论及演奏(1987)
孙文妍,何宝泉编著:中国古筝教程(1995)
上海筝会编著:中国古筝考级曲集(1996)
李萌编著:潮州筝曲四十首(1995)
梁在平:十六弦古筝独奏曲(1996)
高百坚:高哲睿潮筝遗稿(1996)
阎黎雯编著:中国古筝名曲荟萃(1993-2000)
综观上述对於筝学的学术发展与关注,呈现分布在古筝学会会刊,期刊,学术研讨会,音乐学院,研究所,以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专书与教程中.然而多数筝乐研究的内容质地极其浅易,受到关切的论题普遍而言只能存留在我见我思的层次,并未受到学术研究方法与格式的规范.故就现况而言,筝学的学科准备显示出「面广不深」的态势.而就各种已出版的筝乐研究内容而言,仍有许多领域亟待努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