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辩曲》古已失传,据传曲调优美。自古乐器作曲定名惯用地名、物名或情形意趣悲喜离别定名的方式。如古曲《鹿鸣》、《望帝》、《聂政刺秦王》等,配以弹、按、花指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点状线状联合出音,最宜表现行云流水或抒发情感,如《高山流水》、《寒鸭戏水》等。这样来推敲曲名含义,或是指物或是言情。“驾辩曲”含义今虽不可知,但据陇南西和县志记载,秦汉时在今西和、成县境内先后设下辩道,因为其境内有下辩水。下辩水即今成县南河,是西汉水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西秦岭南麓,流经西和、成县境内,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从相传伏羲的出生地西和县仇池山伏羲崖到下辩河流域,及西礼盆地史前文化遗址,方圆几十公里之遥。我认为“驾辩”即“下辨”,应是伏羲故里的一条河。“驾”和“下”在上古音中都属“牙”音,读法相似或含混,至今在汉字中“J”和“X”声部通用的双声字还很多。比如:“酵(jiao)母”在当地土语中读“酵(xiao)母”,“菌”(jun)土语发(xun),河南“阳夏(xia)”古时称“阳甲(jia)”。在古汉语造字中“同声俱可相假”,在古音方言中“驾(jia)辩”和“下辨”的发音是含混的。因此,有足够理由说明“驾辩”即“下辨”。“驾辩曲”的曲名当是因水而得名,即今西和、成县的南河。据《易经》传说伏羲创八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河出图,洛出书”是传说伏羲画卦观水貌临水而作呢?还是后来远游思乡而作“驾辩曲”呢?再或是秦先祖假托伏羲之名而作呢?我想随着进一步考证会有答案的。
陇南是秦文化和伏羲文化的源头,中国四大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就产生于秦先祖西垂故宫一带,银河即今西汉水。西和县的乞巧节是我国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乞巧活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盛行于秦时的春倌说春习俗至今仍保留传唱。秦人在这里发迹,不断壮大扩张,把本土文化推向全国,隶书中“奏”和“秦”的写法仅分毫之差,“奏”难道也是秦国专用?因为在春秋以前,天子、诸侯、士大夫用乐多用钟、鼓、磬、箫管之类的,以打击或吹为主的演奏方式,而“奏”包含的方式更为丰富,这是否和秦人用乐有关?
随着秦人势力东迁,入主中原,有足够条件把瑟制作得更华美、更精良,从此改名为“秦筝”了?
后来“秦筝”在历史中东渐南移,在朝代更迭中与当地的说唱、曲艺、音乐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如中州古筝、客家筝、武林筝等,又流传到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地,落地生根产生了伽耶琴、牙托克等琴种,但外形构造弹按指法基本没变。
如今在扬州建有全国最大的古筝博物馆“华夏秦筝艺术博物馆”,为纪念古筝的起源,被冠以“秦筝”两字,在联合国颁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称为“国之乐父”的古琴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