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潮筝与西安鼓乐


 中国的古筝艺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诸国。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语言特点不同。逐渐形成风格迥异的流派。正如冯光钰同志在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上总结报告中所说:“我国古筝历来就有流派之分,艺术风格之分,这是古筝艺术兴盛和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两千多年来持续不衰的一个因素”。各流派都有各自的源流和衍进过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又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我们从各派的流传地域、保留曲目、曲式结构、演奏风格比较研究,还是可以找出流派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血缘关系。本文试图从流传在南北相隔数干里的潮州和西安的潮州筝曲与西安鼓乐的对比研究中,寻觅蕴藏在西安鼓乐中而又失传了的秦地筝曲的痕迹,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启示人们的蛛丝马迹。

  秦筝在陕西有其悠久的历史,自秦代以来有关秦筝在秦地的流传有着丰富的史料记载。近现代从民间艺人传述的筝在秦腔、眉户等陕西地方戏曲、曲艺中的使用情况,说明筝艺至少清代中叶以前在陕西还是广为流传的。但这些仅限于文字记载或在壁画、雕塑与口头传闻之中,而筝、筝人、筝谱都同琵琶、箜篌弹弦乐器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全国解放前夕,在陕西关中地区已彻底失传了。

  1986年,笔者在具有悠久历史的西安鼓乐中找到了东仓乐社保存到现在的俗乐半字谱筝曲《大琴门》鼓段、筝歌《唱鼓段》以及与筝合奏的几首《敲壳子的引令》(见《中国音乐》1987年第二期《西安鼓乐中的“大琴”》一文)。这些曲谱的发现,为研究筝究竟是何时在秦地失传,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并且表明筝在西安鼓乐中,曾是重要的弹弦乐器之一。在西安鼓乐数以千计的曲牌中,一定还保留着一定数量的筝曲。(见李石根先生《西安鼓乐志(提纲)》第六章第二节“失传乐器”)

  闻名中外的潮州筝派,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体系,并有古代中原文化的特征,但其音乐的风格、音阶、调式、旋法、音律都与秦地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两地筝人有时很难把握两地音乐的不同风格,二者实在太相似了,并且二者之间的区别又太微妙了。

  古代中原文化输入岭南“百越之地”,史书中有大量的记载。秦始皇武力收服“百越之地”,秦地音乐和乐器也随之带入岭南;西晋十六国大乱,流民群大量逃亡南下;唐时的“安史之乱”,又有大批乐工沿川滇通道与流民群南逃;还有以后的“靖康”之乱,形成了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大量的移民和贬谪官员将中原的音乐也带到了潮州。

  潮、陕及南北各地人民,尤其是历代的文人、官吏及将士的书信往来,也是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方式。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诗云:“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开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方干《江南闻新曲》诗云:“席上新声花下环,一声声被拍声催。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由此可见南北两地以书信寄曲谱,将京中时兴曲调传至南国的史实。而这“一声声被拍声催”又有谁知它与现在潮州流传的筝曲无关呢?

  如上所述,各派筝艺都不同程度的融汇着各地、各时期的民间音乐而又在当地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条件的制约下形成独特的风格,但各派之间,又在长期的交溶中,或多或少保留着很多共同之处。

  筝在潮州称“情(秦)筝”,情的读音与陕西西府(西安以西)方言“秦(Ping )”字相同。两地方言读音相同的例子很多,如“下”都读做“哈(Ha)”“迭”读做“铁(Tie)”以及许多入声字读法一致,都说明古代中原音韵仍然保持在南国是与古代中原音乐保持在南国具有同样道理。筝在潮州多用在称做“细乐”中,西安鼓乐亦有“细乐”之称。

  潮州筝曲与西安鼓乐及秦地音乐所使用的传统谱式不同,但均属相对固定音高唱名法,在调式上也有异名同意之处,如“轻三六”调意同“欢音”;“重三六”调意同“苦音”;“反线”调正与西安鼓乐中筝歌转调相同。在两地“细乐”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中,也有相同或类似的乐器,如“五音锣”与“方匣子(云锣)”、“钦子”与“贡锣”以及都使用的“马锣”等。在演奏上对旋律骨干音的润色,潮州筝人称“造句”,这和西安鼓乐艺人使用的“哼哈”是完全一样的。

  潮州筝曲与西安鼓乐有许多同名同曲、同名异曲、异名同曲的曲子,如“柳青娘”、“小桃红”、“江儿水”、“月儿高”、“普天乐”、“浪淘沙”、“风流子”、“西江月”等等。还有一些标题相似而旋律不同的曲子,如潮乐的“粉红莲”、“平沙落雁”、“锦上添花”、“铁断桥”、“粉蝶采花”、“步步高”与西安鼓乐的“粉红脸”“雁落沙滩”、“锦上花”、“跌断桥”、“粉蝶儿”、“步步娇”等等。

  从两地曲牌的对比中,以及从曲牌的旋律对比中,不难看出西安鼓乐中保留着以俗乐半字谱记写、以管乐演奏的筝曲。如西安鼓乐曲牌《贝公》与潮乐、客家筝曲《出水莲》在旋律上有着很多类似处:
(详见原谱)

  再如潮州轻三重六调《柳青娘》与西安鼓乐曲《柳青娘》出自同一母曲:
(详见原谱)

  不仅两地曲牌旋律相似,其音阶、音律、风格、色彩等方面的近似,又是区别西安鼓乐与其它地区其它乐种同类曲子的关键。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