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教坊筝曲可考者,有独奏曲与合奏曲两种。而合奏筝曲大都是与琵琶合奏,或配以方响。宋教坊常用的筝独奏曲有:一、[会群仙];二、[聚仙欢]神曲;三、[出墙花慢] ;四、[月中仙慢]等四种。奏曲有:一、[双双燕]神曲;二、[喜新春曲犯],三、[老人星曲破];四、[降黄龙曲破];五、[齐天乐曲破];六、[梁州歌头]大曲;七、[万寿兴隆乐]法曲;八、[缠令]神曲;九、[羽六么] 。共九曲。其中曲犯一,曲破三,歌头一,法曲一,大曲一,神曲二。下面分别加以小考。
一、[会群仙]
宋咸淳(1265—1274)时教坊皇后拜谒家庙时再坐第七盏的筝独奏曲(周密《武林旧事》卷入)。《实史•乐志》词调载有此曲名。北宋初平已流行教坊与宫中。可能是由唐教坊[众仙乐]演变而来。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附录二《曲名流变表》有所认同。神曲[聚仙欢]也可能是它的别名。聚、会同意。宋以后的金元诸宫调、元曲杂剧、南曲传奇及蒙古笳吹、日本唐乐、高丽宋乐都无这一曲名。
二、[出墙花慢]
宋教坊天基圣节中的秦筝独奏曲,坐乐第七盏由此曲开头。筝人昊宣以此曲响名教坊。宋代词牌中有同名曲。可能出自唐教坊乐曲[墙头花](《教坊记》)或五代同名曲。金元诸宫调有[般涉调•墙头花],元北曲杂剧也有同名曲牌,属般涉调(周德清《中原音韵》第230页)。
三、[月中仙慢]
宋教坊天基圣节再坐第二盏筝独奏曲。筝人侯瑞的拿手曲(《武林旧事》卷一)。可能叙写嫦峨奔月的故事。六朝时有《高秋月》,大抵由此曲衍变而成。唐教坊曲中未见同名曲子。但有[看月宫]曲名(《教坊记》)。《宋史•乐志》有[看秋月]、[游月宫]、[月宫春]和[月宫仙]曲名,疑即与此曲关系密切。宋词也有[月中行]曲牌(周邦炎)。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说:([月中仙慢])
与[望月婆罗门]和[玩中秋]之本意均有关。郑嵎《津阳门》诗:“蓬莱池上望秋月,无云万里悬清辉。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月中秘乐天半闻,丁当玉石和埙箎。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问迷是非。”此项游月官之神话,玄宗在世时已盛传。评《敦煌曲初探》。此数调均始于开元间无疑”。(第117页)
《教坊记》有[拂霓裳],唐有[霓裳羽衣曲],实际都是写玄宗梦游月宫事。其实宋代的筝曲[月中仙慢]就是全宋词中反复咏赞的[霓裳羽衣曲]。长安古乐中保存的[婆罗门引]就是他的遗响。
关于筝琵合奏曲,我们将在下一节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