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
主页 > 葫芦丝 > 葫芦丝百科 >

葫芦丝的质量优劣由葫芦音乐来检验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舞台都能听到葫芦丝演奏的美丽音乐。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调。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葫芦丝是音乐的传声器,葫芦丝的质量优劣由葫芦音乐来检验。梁河历来都有着一大批葫芦丝制作队伍,这批队伍同时拥有着精湛的葫芦丝演奏技艺。这就是葫芦丝文化艺术上千年来得于在梁河传承和发展、没有消亡的重要原因。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