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颤音、滑音、打音、叠音
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1-2次形成的一种音波。波音虽然可以稍微吹的明显一些,但绝不能吹的很强,很生硬,不能使音波比本音还强还突出。手指要快放轻落,手指的动作应该一致,除了本音外,其它各音忌用吐音。波音的速度同样可以快可慢,要根据乐曲的速度及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再决定。
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交替颤动而形成的,一般颤音的演奏方法是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均匀地开闭本音上一位的音孔, 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的迅速均匀交替出现,最后落到本音上。一般用在乐曲的引子或华彩短和高潮中出现,是为了加强效果和烘托气氛时运用。颤音练习是手指运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还有弹力力度等。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长久的练习。练习时手指要按严音孔,不要出现漏气现象,手指要保持松弛状态,要让每个手指都能作到富有弹性和灵活跳动。演奏颤音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用吐音吹奏音头。颤音可以由快渐慢,或由慢渐快。
滑音 ——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可以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慢并且配合手指动作快慢来完成的。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达到的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可以上下滑奏1、上滑音:从某一较低的音向上圆滑地进行至另一较高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低的音孔顺次从右向左抹向较高的音孔,逐渐开放各孔。在吹奏上滑音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小渐大,风门由大渐小,口风由缓渐急,由粗渐细。
下滑音——从某一较高的音向下圆滑地进行到某一较低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高的音孔顺次从左向右抹,逐渐关闭各音孔,在吹奏下滑音时,气息的配合是,风门由小渐大,口劲由大渐下,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组。
叠音——是通过一个或几个音,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技巧比较常见,叠音的演奏主要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或间隔的音孔快速而准确地按一下。叠音的使用上,一般在乐句的开始和两个同度旋律之间加入上方极为短暂的装饰音,它近似上倚音,但没有明显的倚音效果,其实际音响只是被装饰后的更为突出的本音。这种技巧在民族管乐中较为常见,虽然在一些传统乐谱上没有明显标明,但在实际演奏中可以灵活运用。一般来说,过于快速、激奋的乐曲不适合使用,多用语慢速悠扬的乐段。手指不宜台的过高,动作要迅速,并富有弹性。
打音—— 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它与叠音不同之处在于叠音出在本音上方二度音或三度,吹奏打音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打本位音孔。这种技巧也较为常用,打音的使用上,是在处理相同音时为了把他区分开而采用的一种技巧,在同一音的按音孔上再用手指打一下。吹奏打音手指按发音孔比要叠音更快些,按闭发音孔手指动作须有力,如果手指按发音孔的动作慢而无力,会出现叠音的效果,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演奏技巧“扇指音”以及与指震音(虚指颤音)的区别:
因为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说一下什么是“扇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表演方法。可用于《竹林深处》,代替指震音那部分效果很好!记得听过一次《芦箫情》,好象也是用次技巧演奏的,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同样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建议大家使用。严格的说扇指音不是指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