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
主页 > 京胡 > 京胡百科 >

京胡蛇皮跳井的机理分析

  每年夏天都去乳山银滩,银滩有三多,天津人多,京剧票房多,胡琴跳井的多。今年参加了好几个票房的活动,认识了不少有水平的票友,从天津来的就有河西华艺京剧社的,有河东的南开的红桥的,古稀之年的鼓师,六岁就能自拉自唱的王丹珺,北京的教授,成都的琴师,当地的资深票友。一句京腔京韵造就了一出“五湖四海皆兄弟”本人自然获益不菲。然而最突出的收获是找到了京胡跳井的机理。

  吹过海风的胡迷都有亲身体会,海边的胡琴爱跳井,去年来自大港的李先生带去四把胡琴,一个多月全军覆没。今年学乖了,带去四把仿生皮。今年王保勤的一个票房就跳了两把嗡子和两把京胡。我住的小区有位保定的琴友,每天都传出胡琴声,后来没音儿了,以后才知道两把琴都破了。

  还是说我吧。我在天津赶造了两把仿生皮,又带了两把蛇皮,平常只拉仿生的,以为不上弦就不跳,灾难还是降临了,一天偶尔拿一把琴看,发现从筒内爬出一只小虫,白色,不点小,针尖一般大,晚上对着灯照,蛇皮上有针眼大的小洞。本人喜欢研究,放到明天再观察,第二天小洞变成三毫米的小裂隙。干脆不作任何处理,继续观察,上方又有一个小洞,针尖大,眼神不好根本看不见,第二天变成五毫米的裂隙。科学界有一个规定,一个真理的提出必须有重复的实验才能证明是真理,一把胡琴两个相同的过程,是否能够证实这样一个机理:蛇皮长时间受潮,皮质软化,皮内面出现菌株,产生气味,吸引了一种小虫,当做美餐,连菌带皮吃到比针尖还小的胃里去了。皮上只是留下一个小洞,后来的跳井是蒙皮的张力通过小洞的应力集中拉开的。

  由此可以这样结论。蛇皮跳井的充要条件是,环境潮湿,有霉菌,有小虫。罪魁是虫子,条件是潮湿,小虫从蛇皮内面咬破,最后在蛇皮张力下形成跳井,蛇皮外面是咬不动的。因为有小虫子作祟,所以跳井有传染,往往一把跳了,其它在一起的相继跳下无法逆转。因此避免跳井的办法是,治理潮湿环境,防止小虫进入竹筒。其实老天爷的事情人类是管不起的,于是就剩下第二条——不防小人防小虫。我不学生物,不知道小虫属哪类哪科,更叫不出小虫的学名,也不知哪里有资料可查,但是下次看见它小样的就是穿了马甲我还是认识的。京胡艺术网上有老帖子,说用毛巾塞住琴筒防跳井,此外用塑料兜密封,用完装箱,装兜要系好袋口,制止小虫钻入琴筒,或放杀虫的药等等。大概都是防跳井的办法。究竟本文是否真理,还是那句老话,科学需要验证,待来年再带蛇皮胡琴去海边做试验。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