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琴
主页 > 马林巴琴 > 马林巴琴百科 >

神奇的旋律型打击乐器 马林巴

  马林巴(marimba)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青睐的旋律型打击乐器。关于马林巴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古希腊文史资料记载,马林巴的诞生地是在危地马拉,但也学者认为马林巴的发源地在应该在东南亚或非洲。

  马林巴最初的名字叫马林布拉。相传,最古老的马林巴是由几块音板组成,当时被称作大鼓。使用时事先在地上挖个坑,把音板放在上面,演奏的人做在地面上用两支槌在音板上敲打。这种马林巴虽有一定的音高,但不能演奏音乐,只能用来敲打出各种节奏。后来出现了全音键的马林巴,有了完整的C大调音阶,由于这种马林巴没有其它半音,在调性变化时要根据乐曲的调式用蜡随时进行调整,从而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半音的出现,马林巴的发音就像钢琴一样完整无缺了,能够演奏各种不同调式的乐曲了。半音的出现是马林巴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在已知的古老的马林巴中最有代表性的应属葫芦马林巴,它比较完美的体现了马林巴的音响,盛行期比较长,广泛为人所爱。所谓葫芦马林巴,就是在整体呈键盘状的发音板条下面挂上一个个大小不同的葫芦,并在葫芦上方开口处贴一结实的膜,据说这种膜是用蜘蛛卵制成的,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后来葫芦共鸣器被科学的木箱式共鸣器所取代,从而便产生了箱式马林巴。箱式马林巴的共鸣器是采用木制材料制作成类似金字塔形状,尖部在下,开口在上。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人对箱式马林巴又进行了改造,用金属管制作共鸣器,于是产生管式马林巴。

  古老的马林巴分布比较广,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偏僻的山村、部落及城镇都有。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林巴在外形上行行色色、异彩纷呈,除上面谈到的那几种外,还有象脚式马林巴、树干马林巴、桌子马林巴等。

神奇的旋律型打击乐器 马林巴

  马林巴的制作被认为是乐器制造中最难的一项,它不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了解选材的知识。制作马林巴需要优质红木,在木材的选择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够制作马林巴的树木很少,分布范围也很窄。马林巴的普及,便使马林巴的制作也成了一些国家的重要产业,并涌现出许多马林巴制作大师。在危地马拉有一个制作马林巴的家族,从1919年到1935年间共制作了大小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制作14--15台,并出口到美、德、法等国家。在当时,危地马拉制作的马林巴很有名望,为其它国家制作马林巴提供了样板。

  早期的马林巴用于歌舞伴奏,在乡村、部落及宗教仪式上演奏。在非洲用于大众音乐、舞蹈音乐,有时也用它演奏古典音乐。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时首次在管弦乐中使用马林巴。在当时它也被马戏和音乐厅作为独奏乐器使用。随着马林巴地位的不断上升和自身的不断完善,它的应用场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趋广泛。如今的马林巴主要用于音乐会的演奏,在管弦乐队、军乐队及各种乐队中都有马林巴的存在,有许多作曲家为马林巴谱曲,其中包括乐队协奏曲。更重要的是马林巴可以独奏,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重奏小组,还可以组成马林巴合奏团。另外与其它打击乐器的合作效果堪与大乐队媲美。目前世界上有无数个马林巴合奏团和打击乐团,可以说马林巴在打击乐领域里属领先地位。

  马林巴与木琴(xylophone)同属一个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区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马林巴的音域十分宽广,音色圆润浑厚,延续音长。最大的马林巴有近6组音域,有3米多长,一台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时演奏。要使马林巴发出好听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槌也就没有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于马林巴演奏的槌有几十种,槌的圆头使用树脂和橡胶制成的,并用丝线和毛线在圆头上缠绕成球状,其软硬程度有很大区别。因此,演奏者要根据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声部分配来严格选用。

  马林巴对于中国的观众,还是一种相对陌生的乐器,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笔者于1990年在北大附中成立了中国第一支马林巴演奏团,1994年在北京建立了马林巴会,并在1997年的时候率该团赴日本参加演出。多年来在与日本马林巴的交流中,我国的马林巴演奏以及制作水平都受到了日本同道的肯定和称赞。国际间的马林巴交流也不断开展,我国马林巴的制作水平正在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在国内的一些音乐院校已经开设了马林巴专业,许多文艺团体有了马林巴的演奏。

下一篇:没有了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