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
主页 > 名家名曲 > 中国名家名曲 >

音乐学家陈正生小传

  陈正生﹐音乐学家﹐箫笛制作家。1937年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54年加入“南京乐社”﹐向南京艺术学院甘涛教授(原中央电台国乐组长)学习二胡﹑琵琶演奏﹐以及律学和音乐声学知识﹐向吴造峨先生学笛﹔1956年夏﹐经甘涛介绍﹐向朱虎雄先生(原北京乐器学会秘书长)学制箫笛。读中学期间﹐曾任南京市第五中学国乐队队长﹐南京市中学生艺术团国乐队队长。195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向江南丝竹笛王金祖礼和着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学笛﹐向山东着名唢呐艺人孙玉秀学唢呐。现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在市级以上和台湾音乐刊物上发表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学﹑乐器工艺研究﹐以及音乐考古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深得国内外专家的好评。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律学学会﹑东方音乐学会会员﹐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顾问。其传记收入《优美的旋律飘香的歌──江苏历代音乐家(续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二)》﹑《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

  其研究以笛律和箫笛制作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着。在律学研究方面﹐《朱载堉“异径管律”分析》一文﹐专家评论该文“虽然未经实验过程﹐但分析存在的矛盾﹐提出前人没有注意的复杂性问题﹐是能折服人的。”因此获上海艺术研究所1987年艺术研究成果奖﹔《黄钟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的物理量》﹐论证杨荫浏先生通过“律管频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历代黄钟正律音高”不可信﹐日本着名学者岸边成雄先生对此文深感兴趣﹔《三分损益律算式》被认作“揭开古代神秘律学研究的序幕”﹐也为弄清三百六十律各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晋书》所载“荀勖笛律”的研究﹐不仅弄清“泰始笛”的形制﹐同时也弄清了唐初吕才所设计的尺八乃是对魏晋长笛的改进。对“泰始笛”的多次和多种样式的制作﹐不仅证明《晋书》对“荀勖笛律”记载的正确性﹐也为揭开这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笛律和乐器制作之谜提供了根据﹐也证明一千七百多年千前我国对复杂的管口校正问题之研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对箫笛的制作﹐研究相当深广﹕对箫笛的成声条件﹐音域增宽和音色改进的方法﹐各种新型箫笛的设计﹐古代箫笛的复制﹐以及旧式匀孔笛的制作工艺﹐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他曾设计过“分孔型加键笛”和“分孔型八孔笛”﹐这两种笛只有八个音孔﹐却能奏全十二个半音﹔“分孔型加键笛”的设计﹐曾获得贺绿汀先生的赞许。他所制作的旧式均孔笛﹐能转全七调﹔所制作的箫笛﹐发音敏锐﹐音域也比较宽﹔近年还摸清了已无人制作的“筹”的音律情况﹐能制作出不同律制的筹。

  最近﹐又对苏北农民乐手周寿荣所发明的竹埙进行了潜心研究。他充份发挥熟稔音律学﹑音乐声学知识﹐有丰富的箫笛制作经验的优势﹐初步解决了竹埙制作中的音律健全和规范﹐音域的增宽等高难度问题。

  就音乐声学所涉及的开管与闭管问题﹐最近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初步认定决定管乐器究竟是开管还是闭管这一重要声学性质的﹐乃是管子的两端管径差。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