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鄂尔多斯市东胜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成功创排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

  《不落的太阳》是门文元创作的第50部作品,也是他第一次与区县级剧团合作,这次经历让他终身难忘。“没有钱,刘翻云就先去抵押自己的房子向银行借贷,然后号召全团集资,这样的方式,我真是头回见。我跟刘翻云说,我门老头做舞剧向来请的都是大腕儿,你既然想做精品,也得有大腕儿。他咬咬牙说,实在没钱,让我受累带带新人。我也是被他感动,才逐渐答应下来。”

  门文元带的第一个新人是作曲达楞巴雅尔。这是个从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的普通牧民家的孩子。刘翻云说,之所以把这么重的作曲任务交给他,是因为信任他。“他是我们草原的作曲家,能够写出我们心中的曲子,不会变调。”

  达楞巴雅尔接到任务后40天没有离开过刘翻云的办公室,吃住都在那里。这是他第一次进行如此大型的音乐创作,又是他并不熟悉的革命题材。不过,呼麦、长调、马头琴,这些都是达楞巴雅尔血液里流淌着的东西,所以一切似乎又并不困难。

  音乐创作完成,门文元带着他一句句地精细修改。当担任音乐录制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武旭海拿到乐谱时,倒吸了一口气。“我原计划3天结束工作,两天进行前期录制,最后一天进行后期制作。拿到乐谱之后才发现,那些乐句很完整,但是结构很复杂,3天时间远远不够。在录制的过程中,我更加惊讶。这作品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音乐家之手,真的太棒了。”

  武旭海也坦言,与东胜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此次合作是个“赔本买卖”,所得的报酬难抵团员们的日常开销,但能帮助这个区县级剧团做些事,他们很高兴。

  门文元带的第二个新人其实是一组人——舞美灯光组。“我和舞美设计一点点修改,整整弄了3个月,才有了现在的舞美效果。舞剧的合成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首演之前,我们一共合成了8次,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凌晨。有个管灯光的小姑娘觉得压力太大,在网上说要辞职,结果过两天主动来找我说,通过几次合成,她觉得自己真的有了进步。”

  而对于最重要的舞蹈演员的选择,刘翻云的做法是,最大限度起用本团演员。在《不落的太阳》的演员名单中,除外请了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首席演员赵明、曾参演《功夫诗·九卷》的孟庆龙和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的布和夫3人外,其余主演均由本团演员担任。“这些演员拿到的报酬也就只有他们在外面演出时的1/3,但他们都没有怨言,可见东胜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和刘翻云的魅力。”门文元说。

  终于,在刘翻云的努力下,《不落的太阳》成功首演,观众的掌声和专家的赞叹让他欣慰不已。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继续打磨《不落的太阳》,把它带到北京去。(中国文化报/刘淼)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